所以,不管你將來有多大的本事,有多大的學問,都要記住,不要輕看任何一人,哪怕是目不識丁的老農。”
“我記住了,姐姐,瑾兒絕不做那狂妄之人。”她摸著弟弟的頭,欣慰的笑了,人生觀、價值觀就得從小培養啊。
這天,她盤算著,要不要讓劉安先一步回京城,她想來想去,還是覺得買個院子才妥當,劉安一家不能進伯府,包括姜師傅在內。因為進了伯府便不由她做主了。
就在這個當口,劉松風塵撲撲的回來了,他一進門就跪下給卿娘和父母磕了頭,訴說他聽到兵禍時的憂心。
“我得到了信,當天就要回來,可張青說荔城已經封了,所有人都擋在了哪里,根本不能再往北走,我不認邪,總想著能從山區過去,可張青說讓我跟著貴人走,肯定能過關。”
“這次是很兇險,不過我們跑的及時,人沒事,只是伯府的宅子被燒了。你說的那位貴人,就是能買酒樓的能人?”
“是,正是黃三少,我跟著他才一路順暢的回來了。”劉松聽到人沒事,尤其是看他們都精精神神的,當下也放了心。
“他呢?那個黃三少?去了哪里?”卿娘對能人很感興趣,劉松奇怪,姑娘怎么留意起生人了,
“他應該是朝廷什么人,沒在葫蘆鎮停,直接去府城了。”他雖然見過,可貴人不大說話的。
肯定是朝廷的人,前幾天還聽爺爺說,荔城的關卡沒撤呢,因為邊境形勢并未明朗。能夠不受限制,估計有公務在身吧。
“你說說京城的情況吧,如果不出意外,過些時候,我們都要回京了。”劉松一聽,面露喜色。
“姑娘,您聽我慢說,我們到了京城,張青便引著去了一座宅子,竟是個五進的大宅院,還有個很大的后院,我獨占了一個偏院,將咱的酒放好了。
當天,就來了三位掌柜,一問才知,他們是司大人家的老奴,手下也都有著買賣,一家布莊,一家是雜貨,還有一家經營的珠寶樓。”
“聽起來,都是賺錢的買賣,規模大不大?”劉松笑著說:
“大小都是中不溜的,可鋪子的地段好,還不顯眼,應該很賺錢。我把咱的生意一說,他們就商量著,這個買賣由雜貨鋪專做。”
“暫時在雜貨鋪帶著也行,如果配套產品多了,比如醬油、醬菜的,還是有個專門的鋪面最好。”
她也想了幾天,如果京城的銷路好,就在京郊開個作坊,這個時代,運輸的費用和風險都很大啊。
“原本我們還有兩年回京,現在情況有了變化,我想著,還是在京城建工坊吧。”
劉松聽了她的打算,眼眸頓時發亮了,小姐這是打算要大干了呀,
“我這次在京城也打聽了房價,三千兩只能買座小宅子,還是北城的,周圍環境也嘈雜。建工坊地方也不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