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差不多了,再多咱們也拿不了了,天色不早了,回到莊子正好吃晚飯。”阿原向她提議,看著他背上的狍子,曼卿小手一揮,打道回府。
當晚,場院里燃起了洶洶篝火,烤肉、喝酒,歡樂的氣氛總是很容易感染,有些人載歌載舞地跳了起來。
曼卿跟外公坐在一起,看著文瑾和阿原他們笑鬧著,
“明年我想帶文瑾出去游歷,書本上的知識他不欠缺了,可對于時政和人情世故還差的太多。”外公跟她說出了自己的打算,對于這個她是非常贊成的,
過兩年縣試、府試接二連三,她對弟弟有信心,可考上以后呢?做官他年紀還小,就算進翰林院,也得有點經歷啊,不過,外公有時間了?
“您不用再去宮里了?咱們一家都去吧,我也想去各地看看。”有自己跟著也放心啊。
“皇上已經答應了,我也辭去了監正一職,以后啊,就得靠我們卿兒養了。”
“您終于想開了,放心吧,咱家的銀子幾輩子都用不完!”
“呵呵,知道你能干,可這次就別去了,我不光帶著文瑾,還打算再帶些學生,繼續上次的游歷,按計劃還要拜訪一些隱世儒者,你跟著會很無趣的,何況生意上的事又那么多。”
“好吧,你們帶足銀兩,有難事一定要寫信回來。”有武氏兄弟跟著,她也算放心。
“銀兩不需要多少,我們可不是去享受的,粗茶淡飯也是修行。”
這點曼卿很不同意,可她不能違拗外公,畢竟,他是代表這個時代的人,有他教育弟弟,才不至于長歪啊,要是像了蘇開城,還不得愁死她啊。
年前,這個爹找了她,開口就是一千兩銀子,她笑著拿出了一張,蘇開城本來還笑的很和藹,一看金額就炸了,
“五兩,還有五兩的銀票!你這是惡心誰呢?”
“爹,我一閨閣女子,上次掏空了所有家底,將銀子都給了您,這才多久?您當我是煉銀作坊?這五兩還是省下來的月例!”哼,你不是會賣女兒嗎?
看著灰溜溜離開的背影,她心里總算舒暢了。
想到這里,她跟外公商量,
“文瑾這次出行需要多少銀兩,您按最低的說,他畢竟是蘇家人,如果不跟祖父說一聲,他們也沒面子的。”
“這個當然要說,我們計劃是,一個學生帶二十兩,當然,我身上不止這個數。”曼卿覺得也太儉省了。
“這個錢,我要讓爹出,他不能什么責任都不負。”雖然這是鐵公雞身上拔毛,可拔得過程有些樂趣啊。
因為二爺爺在府里,他們初四吃了早飯,便登車回城,路上雖然還有些積雪,可官道上因為車多,只是有些潮濕罷了,他們順利的回到了京城。
可一進城門,街上的氣氛有些奇怪,按說,過年期間,店鋪開門的很少,可街道兩旁總會有些小攤,賣些吃的、玩的,畢竟趁著過年想賺錢的人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