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大伯分給我們的地,有地契的,已經好久沒種過了,以前那邊有水,現在河水改道,不從這里過了。”
曼卿想起來了,那晚有人說過分家二字,這兩個孩子的爹娘呢?難道他們是孤兒?
小山子看出了她們的疑惑,帶著絲苦笑說,
“我們爹娘都不在了,本來在大伯家過活,我也長大了,可以養活妹妹,所以就分出來了。”七八歲,這也叫長大了?
“你們父母以前沒房屋嗎?分家也應該分間房子啊。”
“我家以前有個小院,還有八畝水田,可大伯說,給爹娘看病借了債,那些都得抵債去,還好,分了兩錢銀子和這半畝坡地,連帶一個窩棚,讓我兄妹有個棲身之地。”
“你沒有宗族嗎?分家沒有族人見證嗎?”這個時候,宗族得力量可比官府還厲害,要是族人犯了錯,可直接處罰呢。
“有,二爺爺就是族長,那天他也說了,我爹娘看病的銀子都是大伯出的。”
能夠替兄弟出銀子,可算得上是善人啊,卻如此對待年幼的侄輩,呵呵,人格分裂到何種地步?才能干出這事啊,這個族長真有意思。
“你爹娘舉債看病,你可知向誰借的?”小山子聽了她的話,苦笑了一聲,
“姐姐,我已經長大了,能養活妹妹,這片地雖然小,可種些黍谷還是能有收成的,我們靠著大山,只要人勤快,還能餓死不成?”
這小子心里有數啊,她又問了一會,原來,他們爹娘在的時候,小山子已經上了兩年私塾。
小英子聽說他們要上山,主動領走了小燕兒,
“我領小燕兒回家,我娘可稀罕她呢。”阿霜一聽,從懷里掏了些糕點給她,又給了一袋糖豆,
“我們是你哥哥的朋友,這個你們分著吃吧,”兩個小姑娘都歡呼起來,她們一年也難得吃這些,一人一塊,小口吃著,還不忘跟她們揮手告別。
這里的山跟北方果然不大一樣,地上多是石頭,有些濕漉漉的,泥巴不太多,可植物還是很茂盛的,小山子背了一個筐,時不時的割把野菜放進去。
“你還想不想上學?半畝坡地怕是養不活你們吧,到了冬天,山上也沒啥菜了,你那會怎么辦?”
“不怕,我長大了,一定能養活妹妹,冬天山上沒菜,可我字寫的還行,集市上會有很多人需要寫家書,去擺個攤也能掙口飯吃,上學暫時不可能了,可書本一定不會丟,葛先生很喜歡我,要有不懂的,每月可去請教一次,”
有志氣!孺子可期啊,她很好奇那位大伯,這么有想法的侄子,丟了不可惜嗎?
自家受了欺凌,因為此時力量不夠,所以就隱忍了,可有一天翻了身呢?族里想要借力就得看他心情了。
“這里的溪水挺充沛的,小河為何改了道,因為山洪嗎?”
“因為有些人的私利,河水改道,可使自家地由旱地改為水田。”這樣做不是不可以,前提是原先沒利用這條河。
“那以前的河水沒有灌溉田地嗎?”
“當然有,可那些田不是族長所有,那些人也惹不起他,只好另想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