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全,“。。。。。。”
辛欣說道,“一共有48家國際知名化妝品品牌,和藥企巨頭爭奪四瓣棱堿,阿斯利康甚至承諾四瓣棱堿能進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5人提名。最終阿斯利康沒有得到四瓣棱堿。這個承諾作廢了。”
劉金全說道,“這是多好的機會啊。”諾貝爾獎啊。中國才兩個,一個XX,一個屠呦呦,
辛欣說道,“周平說,最多止步于5人提名,獲獎的機率不大。陪跑,沒多大的意義。不過,歐萊雅說會公關一下5人提名,。”
只要拿到5人提名,歐萊雅推廣四瓣棱堿產品的時候,說是諾獎級的成果,這沒毛病。要是拿到諾貝爾獎,就會宣傳四瓣棱堿榮獲諾貝爾獎。這對產品有極大的加成。
前面說到了,諾貝爾獎的評選規則,推薦候選人,
初步候選人,
5人提名。最后從5人中選出諾貝爾獎獲得者。
四瓣棱堿獲得推薦候選人極easy,有人推薦就進了。
初步候選人,每年四月諾獎評選委員會經過調查后選出15~20名初步候選人。
進的概率也極大。
每年五月委員會決定最終五名prioritycandidates。
從15到20人進一步壓縮到5人。
這需要公關。諾貝爾獎是需要公關的。
《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計算生物學》發表了一篇文章,199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之一、英國科學家理查德·約翰·羅伯茨關于贏取諾貝爾獎的核心觀點有兩個,一是不要把獲得諾貝爾獎定為目標,二是不要去搞公關和送禮。
說明,在諾獎評選中,公關和送禮是存在的。
還有個事,日/1本20年19個諾獎。日/1本政府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設立了“研究聯絡中心”,看這個名字,研究聯絡,其職能就是公關、游說和送禮,
包括向諾貝爾獎得主以及諾貝爾基金會人員提供一切費用全包的赴日旅行。RB人深知和踐行東方的“不打送禮人”的做法,并且認為只有套近乎讓評委認識和了解自己,才能把獎項評給自己。
歐萊雅覺得把四瓣棱堿送進諾貝爾獎5人名單,甚至諾獎,是一件低成本(公關成本),高回報(如果成功了,對四瓣棱堿產品有極大的加成)的事情,失敗了,也沒什么。
辛欣說道,“這些事,你不要透露出去。”
劉全金說道,“好。”
劉金全說道,“有沒有考慮過畢業后留校。”
辛欣說道,“沒有考慮。”有了18億,她畢業準備享受生活了。
劉金全說道,“不需你承擔教學任務。你掛個名。”
----
書友們,看得還可以,收藏個。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