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人需要吃碗熱乎的,她就會站在案前,拎起皮兒現包。
阿婆煮餛飩的速度也很快,她旁邊的大鍋燒起來的時候,面前瓷碗一字排開了最少十個。
每個瓷碗里放一小勺豬油,小半勺醬油,一點點的榨菜,一抓把的蛋皮絲,零星捏上幾粒小蔥,開水一澆,就是一碗香氣滿溢的餛飩湯。
當中浮白飄綠,黃橙橙的蛋黃絲兒配上紅彤彤的榨菜苗,煞是好看。
大鍋之中的圓肚餛飩,只要是在面上翻了跟頭,讓阿婆看到了蹤跡。
那么等待它們的結果只剩下一個,一把碩大的笊籬抄著底兒的一撈,這些在熱水鍋中翻江倒海的餛飩大將們,就被丟到了碗中。
這個不錯!賣相滿分,就是它了!
麥凡開口:“阿婆,來一碗餛飩呢!”
“好的!少年伢,要不要再來幾個燒麥的?”
年輕人只是一碗餛飩肯定是吃不飽的。
麥凡往大鍋旁邊的蒸籠處看過,就看到那個阿婆很是自豪的將上面虛扣著的蓋子給拎了起來。
這不算大的小蒸屜里,擠著五個翻著菊花瓣的燒麥。
豬油將當中的糯米粒,浸的油汪汪又粒粒分明,能著色的醬油,把燒麥的芯兒,都涂成了一看就有食欲的淺醬的顏色。
只一眼,麥凡就下了決定:“那就再來一屜豬肉燒麥。”
一句話,就讓那阿婆的應承聲都歡快了幾分:“好的呀!小客人慢用的。”
說完,淺口的大瓷碗擺在麥凡的面前,當中輕蕩蕩的飄了六個豬肉餛飩,一小口的蒸屜擺在瓷碗的前面,竹筷,醬油碟,外加一紅彤彤的辣子罐兒……一并都擺在了麥凡坐著的小案幾上。
聞著這香氣四溢的早點,運動了一晚上的麥凡只覺得饑餓難耐。
他端起海碗,吸溜溜的喝了一口湯,然后就埋頭大快朵頤了起來。
這個世界的早點,沒有現實世界里的精致。
可是味道……卻是實打實的天然,粗糲之中帶著美味應有的樸實。
麥凡吃的斯文有禮,放下空碗的時候,攤主阿婆才只收他80個大錢。
這個時候,物價還沒開始飛漲,若麥凡不貪圖口腹之欲……
他在這條街上吃一頓‘套餐’,最多不過二三十個錢兒,就能將自己的肚皮塞的溜圓。
……
美味的早餐,提起了麥凡的精神。上到大路麥凡為自己叫了一輛車。
“花園路思文書齋。”
黃包車夫應了一聲好,拉起車直奔著富人區扎堆的花園路。
花園路位于海上區的法租界中,是有頭有臉的人家才能住進去的區域。
麥凡要去的思文書齋,是坐落在法租界與普通老百姓接壤的邊緣區域。
書店很大,窗瓦通明。
老板是一個長衫的讀書人。
書店內里售賣的書籍,有中有西,若是趕巧了,還能買到英文原版的與外文專業的書籍。
因為種類豐富,這個思文書齋的生意不錯。
麥凡每次從學校放學后都要從這個書齋門口經過,進去瞧瞧最新的畫報。
一來二去的,這里就成為了他另外一處消遣時間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