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編程方式,可以說是他之前都從未聽聞的。
在當年,風頭很火的中文編程軟件,正是“易語言”這個程序,但是很快就被大浪淘沙所拋棄了。
因為易語言這種打著“漢字編程”的軟件,其本質上,就是將最底層的“庫”中的英文,替換成為了中文罷了。
充其量也就是一個深度漢化的英文編程軟件。
而且字符一定要完全符合“庫”中的英文,才能自動被計算機所識別。
如果庫中的英文,翻譯成為中文之后是“例如”這兩個字,那么程序員輸入的時候就一定要將“例如”這兩個字完全打對,即便是輸入了近義詞“比如”,都不會被計算機識別。
所以這也就造成了這個編程軟件的使用效果,非常不盡人意,甚至是一些多音字,近義詞等漢字全部都出現在同一段代碼里面的時候,甚至能將程序員逼瘋。
漢字的表意性在易語言里完全得不到發揮,反而還被其復雜的操作方式和交互邏輯所束縛住了。
所以易語言在面世之后,僅僅火了一段時間就銷聲匿跡,在后面反而變成了外掛工作室的專用軟件,也是可笑可悲。
而這也就給那名工程師,造成了一種“漢字編程”永遠都不會面世的假象。
所以當他今天接觸到了葉凡開發的這套系統的時候,簡直是震驚不已。
這可是當今世界一個劃時代的超級系統啊。
“漢字編程”,“表意性編程代碼”這兩點東西,一旦全面普及開來,屆時所有人都有寫代碼的能力。
甚至一個從來沒有學過代碼編程的人,只要你寫的文字表達意思足夠準確,那么就可以參與到軟件開發的工程中去。
而這也就造成了程序員這個行業的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可能到時候一些程序員怎么都想不到,自己最后竟然是被寫的給搶走了飯碗。
只不過這些都是后面的事情了,他越是深入研究這套系統,所帶來的發現就越是讓人震驚不已。
僅僅是套系統內核的“微內核”,“分布式”這兩大特點,就足以讓其超越當今市面上所有操作系統兩代以上,成為第四代操作系統。
無論是在流暢性等各種方面,秒殺當今市面上所存在的所有操作系統,完全沒有任何的問題。
余程冬從辦公室里走了出來,來到了公司的技術部,此時所有工程師和程序員們都在加班加點的開工。
“開發得怎么樣了?”余程冬走到了其中一人的旁邊,開口問道。
“余總,有了這套內核,我們的代碼速度簡直是得到了非一般的進展,甚至許多需要用英文表達的大段代碼,僅僅只需要五六個漢字,就能全部概括其中的意思。”
“現在我們的鴻蒙系統的開發程度,已經達到了70%以上,余總,這只是我們半天的工作量!僅僅是半天!”那名工程師激動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