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而言,“百年王朝,千年世家”,“天朝上國”等思想還是可以接受的,然而一些人卻是表錯情會錯意,拍了一堆辮子戲法,讓人啼笑皆非。
自從上次的文宣部將甄嬛傳等辮子戲,當成國家文化宣傳到國外,還翻譯成英語日語等各大語種,給洋人們欣賞之后。
我們國家在外國友人的印象中,就變成了大清時代的“東亞病夫”,還以為我們越活越回去了。
畢竟人家老美的電影,都在打外星人了,而國內的大部分電影還在搞宮斗,還靠著賣臉來獲取票房。
辮子戲的文化輸出失敗,對于電影行業來說是一場福音。
不然也不會有《戰狼》,《流浪地球》,《我不是藥神》等電影的崛起,畢竟大家已經對辮子戲法和娘炮越來越膩歪了。
本來諸如《流浪地球》這些電影,還是可以取得更高票房的,然而還是在后面的一段時間里面票房的增長放緩了腳步,并且還有大批水軍在肆意抹黑。
而說到底,還是有人對我們的文化并沒有什么自信。
我們的中華文明憑什么自信?
平的就是總有一些前仆后繼的英雄,打趴了那些逼你下跪的人。
這份信心不是靠愛感化,靠嘴說服,而是發自于自己的內心,流淌在自己身上的鮮血中蘊含著的。
這是我們來自于血脈深處的傳承。
是靠在幾十年前先輩們不屈抗爭,為了希望而拋頭顱灑熱血,靠著我們華夏民族在近兩百年來所受的屈辱中,一滴一滴的鮮血匯集而成的。
那些為了家國情懷而奮斗的先輩們所流的鮮血,那些因為保家衛國而長眠于地下的英靈們,他們所付出的犧牲和流的血淚,是為了讓我們后人不再流血。
葉凡曾經也不止一次的想過,若是我們的華夏文明真的擬人化的話,她會不會真的心如刀絞。
看著自己的孩子們給曾經的太陽旗侵略者們“招魂”,聽著某些女拳師高呼“外國的基因才最優秀”,看著這些踩在先輩著血的尸體上,向西方下跪的某些人,她會不會流淚?
總是會有人跪在地上不會起來,總是有人膝蓋都生了根,還試圖拉攏身邊站著的人一起跪下來。
我們的文化和文明,憑什么自信。
憑的就是我們不死的文明。
四千年前割據一方的四位巨人,四個古文明,如今已經有三個隕落,未有我們華夏文明一直屹立不倒。
一邊流血,一邊開花。
江城雖然有著將近兩千年的建城史,縣名字更是一千四百年沒有更改過。
但是在華夏大地的泱泱古城中,卻只敢自稱為晚輩。
曾經屈原放歌“與天地兮同壽,于日月兮齊光”的土地上,兩千三百年之后,葉凡在此長大。
黃鶴樓在五百歲的時候迎來一個叫做崔顥的年輕人,然后一千三百年之后,葉凡曾經登高遠眺。
比耶穌都還要年長幾百歲的詩經,直到現在還是中學的必修課。
我們的文化和文明憑什么自信?
因為她能夠在繁榮中越千年,亦能在恥辱里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