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物理學基礎研究是一潭死水,一個又一個實驗返回的是毫無意義的結果,沒有新的粒子,沒有新的維度;沒有新的對稱性。
從本質上說,近一百年來,我們的基礎物理學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的突破,科技的發展都是建立在一百年前的基礎理論之上,而物理學各領域的進步,全是對之前基礎物理學的完善和補充。
又比如在科學技術中,現在的航天推進器,本質上還是二戰時期,科學家馮·布勞恩發明的V2火箭的改進。
計算機的本質,還是上世紀三十年代,數學家圖靈設計的圖靈機,能量的獲取,還主要靠化石燃料。
所以基礎物理的突破是必須的。
別看葉凡的系統里什么都有,什么玩意都可以兌換,但是這必須居安思危才是。
葉凡不止一次的做過最壞的假設,萬一有哪一天,系統突然莫名其妙的消失了怎么辦?萬一自己一個不小心掛了怎么辦?
人類科技的發展和進步,從來都不只是靠著一個人的,而是要靠著所有人的努力,靠著整個產業鏈的升級和創造。
地球少了誰都一樣會轉,但是人類文明的發展速度,會因此而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留一手是必須的。
所以葉凡基本上有了聲望值,要么就是存起來,要么就是馬上兌換干凈,兌換出來的技術就將其輸入到電腦中保存。
葉凡也覺得自己是多疑,或者是多慮了,但是不管怎么說,萬事留一手,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既然國家不批準使用公費建造粒子對撞機,那么葉凡出這筆錢不就好了,到時候建成了誰也不敢多嘴。
又不是花的你的錢,瞎比比也莫得什么用。
而葉凡的大型粒子對撞機,隨時可以改造成“超高能量中性子射束系統”。
隨時可以粒子對撞機,做成可以讓加速后的高能質子流從電子發射極獲取電子、變為接近真空光速的氫原子射束、從一系列永備掩體朝任何方向噴出的構造。
用這種方法射出的中性射束不受磁場的影響,速度接近空氣里的光速,每個脈沖攜帶的動能可超過1G焦耳,能把大量脈沖在極短時間內連續投射到同一位置。
沒有任何已知兵器能承受這種照射,這玩意改裝一下,比能量步槍和天基武器還猛,而且這對它的科研能力不會有絲毫減損。
作為性能測試,維護效果檢查,戰力保持和日常訓練的一部分,各種科學實驗都可以如常進行。
所以到時候,就算什么新物理也整不出來,這也是超越了莫斯科的反導核導彈群的可畏的防御系統,在它退役之前都能讓敵對國家的導彈專家掉頭發。
這玩意,就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伽馬射線“鎮魂曲”的雛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