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葉凡就通過聲吶的掃描,在一片紅色之中,發現了一座高達140米,半徑270米的巨型建筑。
這座巨型建筑就這么矗立在海底中,因為海底的水壓實在是太深了的緣故,即便是液態金屬也沒法抵御這么強大的水壓。
所以這座巨型建筑的設計思路,依舊是保持讓海水灌入的姿態,內部沒有任何一處存在空氣的地方。
遠遠看過去,這座巨型建筑物,就這么靜靜的矗立在一旁,它有二十五層高,每一層還延伸出來了六十四條黑色的天線,
這頓時是讓這種建筑物看上去,就像是一個巨大的“鐵刺猬”一樣。
在這個“鐵刺猬”的頂端,有著一個半徑40米的巨大鐵柱,就這么一直延伸到了海面上,一共有兩千多米長。
為了在水壓和洋流之中保證這根鐵柱不被折斷,每隔470米,會建立起一個環形的平臺,圍繞著整一個鐵柱。
在這個大型的環形平臺上,都安裝了大量的離子引擎,實時調整這一根鐵柱的位置,使其不會那么容易的偏離位置,亦或者是一陣洋流襲來,就導致折斷等嚴重后果。
“這就是前幾天建立好的巨型信號發射中心?”葉凡看著這個巨大的建筑,開口問道。
“是的主人,這就是巨型信號發射中心,主人你之所以還可以在南太平洋的深海中跟我通話,就是靠著這個,只不過如此長的跨海光纜,
在極端的水壓環境之下,即便是采用了民用可以使用到的最好材料,也只能保證1400公里的信號穩定傳輸,若是再遠的話,
就會造成干擾,這一片地帶是處于海底火山的區域,其電磁波活動異常的強烈,尋常的海底光纜必須要改變方向,
否則的話就會大大縮短信號傳輸距離,所以我們的光纜最多只能保持1400公里的穩定傳輸,若是在海底條件良好的話是可以保證至少8000公里以上的信號傳輸的。”
“所以在初期,即便是建立好了這座巨型信號發射中心,讓我可以完整的控制這里的所有機器人,但是因為干擾太過于強烈,
丟包延遲等情況時有發生,所以我在原有的信號發射中心的基礎上,建立了那個巨大的天線柱,直通海面。”
當起源說完的時候,在鋼鐵戰甲內部的顯示區域,所顯示出來的那個巨型信號發射中心的聲吶掃描立體圖上,可以看見那個“鐵刺猬”上方的大鐵柱,已經變成了高亮。
“直通海面?被發現的可能性如何?”葉凡也是望著那座“鐵刺猬”上方的那個大型圓柱體,開口問道。
“這個巨大的鐵柱,主要就是大型天線的作用,別看它下方很粗,但是它卻像是一根針一樣,越是靠近海面就越細,在海面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