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年輕人的方案和項目,其實是一種比較老套和過時的了。
而且在盈利模式上,他也并不領先。
未來的商業模式,無論是衣食住行和文化,以及賣貨再到賣生活方式,從賣場到買場,很多企業活不下去和倒閉,就是因為他們還在賣產品。
服裝店真正賣的不是服裝,星巴克真正賣的不是咖啡,酒店真正賣的不是客房和餐飲,他們真正售賣的,是消費者的一種他們所向往的生活方式。
好的商業模式并不是將你的貨物推銷給客戶,而是通過你深層次的洞察用戶的需求,設計出他們喜歡的生活方式,將原來的賣場轉化成為買場。
如果蘋果只是做手機和電腦,不開發AppleStore實體店會怎么樣?如果愛馬仕就是單純的做圍巾,沒有實體店,會是什么樣子?
用生活方式取代產品,是未來的趨勢,單一的售賣產品會越來越艱難,因為市場基本上已經被瓜分完畢了。
而葉凡認為,商業模式可以復制,但是創始人的思維是不能夠復制的。
創業公司初期的模式并不需要一定對,最重要的是團隊快速調整的能力,執行力是團隊的地板,創新能力則是團隊的天花板,創業就是在不斷的試錯中找到合理的需求。
而所謂的成功,則是天時地利任何,當這些細小的顆粒正確的組合在了一起的時候,往往就會將一些很小的化學元素組合在一起導致原子彈的爆炸。
現有的盈利模式,無非就是七點。
一,產品盈利,通過降低成本賺取差價。
二,品牌盈利,不斷增加附加值,品牌本身就是產品。
三,模式盈利,將看得見的錢分掉,再賺背后看不見的錢。
四,系統盈利,讓花錢的事情交給別人去做,所有的利潤進自己的賬戶中。
五,資源盈利,也就是壟斷資源。
六,收租盈利,也就是出租專利。
七,金融盈利,通過金融杠桿獲取高額的利潤,但是風險極高。
如今的大唐科技,無論是在網游,以及在實業上,在國內可以說是處于絕對的壟斷地位。
所以如今葉凡靠的是產品盈利,以及品牌盈利,還有資源盈利。
而騰龍芯片集團的盈利方式,更多的是系統盈利,也就是芯片代工的高額利潤。
別人要花錢研究新的構架,為了驗證芯片設計是否合理,還需要一次又一次的流片,流片失敗根本就怪不到代工廠那邊去。
所以這也是相當于讓別人花錢做事,買我的服務,最后錢進了我的口袋中,我再升級一下產業,繼續周而復始的盈利。
在場坐著的每一個大佬,對于葉凡的成功,他們都是看在眼里的,剛好葉凡也是這么年輕,可以說是新生代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