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科幻劇集第一季第二季《廣播紀元》,第三季第四季《掩體紀元》。
宇宙探索偽紀錄片《藍色空間號》,可以將發現四維碎片和那個墓碑對話的什么劇情放進去。
科幻災難電影《二向太陽系》,當然了這個對于我們的特效團隊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考驗。
“以及各種有待補充的電影和電視劇,這其中我最期待的就是《魔法師之死》。
畢竟我們有這么多的電影以及電視劇可以拍的,為什么非得用一部電影,就將三體如此龐大的內容給涵蓋進去呢?
而且我感覺,我們的路子是有點走偏了,畢竟很多這個行業的人一上來就想拍一部名為《三體》的電影,非常的有野心,然而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是三體拍成電視劇的難度也是非常不小的。”
“我個人認為,這種的出路就是拍成一個系列,像是每一部都叫做三體,按照順序拍成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這樣的,或者是《三體之XXX》,但是難點就在這第一步非常難走。”
“所以我的想法了,不如就先將各個書的小片段小故事先講好,一是能讓觀眾看到制作者是很謙虛的,對以后拍更多的小故事有好處,二是這類故事好講,
好拍,你想拍啥就拍啥,只要從書中截取到了精彩的故事片段就可以拍,還可以合理的擴充改編,而且不一定拍的非常局限于‘科幻’這兩個字,
也不一定非得讓‘三體’的元素占太多,觀眾看到的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但又知道這是三體系列的一小部分,但是里面的‘三體’元素卻若隱若現,這種感覺是非常奇妙的。”
“所以我的設想就像是‘漫威宇宙’這種類型的‘三體宇宙’,這當然是一個最理想的狀態,然而實在是太難了,所有的故事都在一個世界觀之下,
還是一個系列片,或許在未來的十年內都要投入到這個上,所以對于基礎還是零的我們,很多人望一眼就卻步。”
“而更加現實的狀態應該就像是古代神話這樣子,比如說西游記,古人為我們創作了一個完整的故事,也提供了一個完整的世界觀,
有實力的人就完完整整的拍攝了一步西游記,但是后來更多的人卻是開始拍攝西游記的衍生作品,好的作品有《大話西游》《大圣歸來》等,
爛的也有《女兒國》等,這些作品里面的劇情早就已經脫離原有的世界觀了,甚至和原著的故事早就發生了矛盾,在這一點上,我們要引以為戒。”
“《三體》小說中的時間跨度是非常大的,內容也非常多,一部電視劇和幾部電影根本無法完全開發出來,三體完全有機會在國內成為一個不亞于漫威宇宙的超級IP,
比現在的這干巴巴的拍一部電視劇要好得多了,
前期幾部只需要內容不拉胯,胡亂改編,再加上有原著粉支持加上部分路人,全網爆紅的可能性雖然不是很大,
但是至少不至于血本無歸,之后幾部的票房不說能夠超過流浪地球,但是至少可以跟好萊塢大片有一戰之力,這就是我們的底氣。”
郭凡在說到最后的時候,又放出了一個表格,上面記錄著各種數據,像是一個預算報表。
電影《三體之紅岸往事》,制作成本:5000萬,主角葉文潔,故事內容講述葉文潔的一生,故事到第二紅岸,喊完口號就結束,結尾彩蛋--倒計時(第一部需要不少原創,畢竟葉文潔主要經歷的是那一個時期,必須要得到上面的支持才行)。
電影《三體之古箏行動》制作成本:1億元左右,主角史強,汪淼,三體第一部完結,結尾彩蛋--發現刷子。
電影《三體之面壁者》,制作成本主角邏輯,至水下悟道結束,結尾彩蛋--碼頭邊正在建設的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