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匈奴已逃,長城在筑,而百越那邊的戰事也進行很順利。帝國內外,已經沒有了大的戰事。他是怕鳥盡弓藏,所以暫時留在了月氏王城,以觀帝國內部的形勢。”
“那待在金城不是更好,那可是他的老巢,周圍還有重兵!”
“他是怕了。”趙高很是肯定,“不過這樣對我們也好。”
……
左丞相府。
數年軍旅生涯,李斯的兒子李由回到關中時,已經成了一名英武的將軍。
現在的李斯,也已經從九卿之一的廷尉晉升為三公級別的左丞相。
皇帝對于李斯很是恩寵,將公主嫁給李斯諸子。
“陛下打算將你安置在三川,做三川的郡守。由兒,你可知其中任務之重。”
“兒子明白,三川是帝國東出的要道,也是漕糧從水路西進關中的要地。”
李斯點了點頭,自己的兒子歷練多年,終于成才了。
“北河軍的軍糧很大一部分來自齊魯之地,東起黃腄,并入北河,轉運輸送,何其艱巨。”
李斯話語中帶著一股嘆息之意。
這項浩大的工程,讓天下物議沸騰。咸陽之中,也因此掀起了一場政治風暴。
“兒子知道,博士淳于越上書要恢復分封之制,遭到了父親的駁斥。”
“淳于越是個實在人啊!”
李斯說了一句,回頭看了看周圍,頓感失言。可李由在后,問道。
“父親的意思是?”
“由兒,你覺得如今帝國之中,有無田恒、六卿之臣?”
“父親的意思是淳于越指的是您?”
聽了李由的話,李斯終究還是一笑。
“如今北邊的戰事已經穩定了,安西鎮軍那邊有什么動靜么?”
“楊將軍上書陛下,言邊境戰事已穩,當移民屯墾,以實邊地。”
“我知道了,你一路勞頓,先下去休息吧!”
隨著李由退下去,李斯走到了檐廊上,看向了遠方。
帝國這些年經過了一系列的戰事與工程,民力耗費甚巨,天下皆有怨言。
如今,帝國北部已經穩定,沿著陰山,一條長城橫貫東西,護衛了關中北境,將廣闊的河南地納入了帝國的統治之中。
原本有防御匈奴之責的安西鎮軍,他們所鎮守的領地已經成了后方。
一眾法家出身的朝臣認為這是解決這股世族軍隊問題的良機,提出了讓安西鎮軍西戍的建議。
這個建議擴大了安西鎮軍的駐守范圍,可也稀釋了他們的力量。
邊境之地地廣人稀,十萬安西鎮軍放在那片廣闊的地域上,力量過于分散。
如此處置,未嘗不是徐徐圖之的好辦法。可世族那邊的反應,也不可不慮。
李斯眼前的尊榮,都來自皇帝的信任。
可李斯畢竟是楚人,與秦國內部那些世族相比,根基不深。
帝國內部形勢越發復雜,李斯身處其中,越發感覺如履薄冰。
諸子百家之爭,世族與外客之爭,帝國內部嫡庶之爭……
帝國內部的權力爭斗與外部的紛爭,這一切,都與身處高位的李斯脫不了干系。
一不小心,怕是會粉身碎骨。
帝國內部,比李斯處境更加微妙的人也有。
可那個身處異域,又與帝國形勢息息相關的一方徹侯,卻遠遠躲著,避開了這一切。
李斯不由得一笑。
“好一個趙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