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的戰績越來越夸張,但是同編隊的飛行員都可以為路易作證,何況還有個東西叫‘飛行記錄儀’,除了后座和同編隊的戰友外,這東西也是確定飛行員戰績的證據之一。
所以哪怕夸張點也不會有人質疑路易取得的戰績,因為路易的每一次戰績都有切實的人證或物證。
據說有人想將路易從企業號調回本土,讓他去北美各地轉一圈,進行些宣傳工作,但是被海軍內部直接否定了——正缺人呢,怎么可能把王牌飛行員放走?
隨后企業號又參與了幾次襲擊任務,其中包括掩護大黃蜂號完成轟炸日本本土的任務。
完成這次任務后,企業號還執行過一次支援任務,然而沒有及時抵達珊瑚海,導致列克星敦號戰沉、約克城號重創。
隨后企業號返回珍珠港進行了一次休整,船上的士兵也進行了輪替,補充了損失的飛行員外,部分職位也進行了調動和重新分配。
原本戰斗機中隊的指揮官麥克拉斯基升任為企業號航空編隊總指揮、迪克-貝斯特升任第六轟炸機中隊指揮官、克拉倫斯-迪金森升任第六偵查中隊指揮官、以及路易-亨特升任第六轟炸中隊副隊長。
隨著一系列人事變動,路易預感到海軍要進行大行動了,應該就是中途島海戰。
他倒是沒有感到著急,因為隨著時間流逝,他的原力修為穩定的變強,這是繼速度與激情世界后,第二次獲得長時間修煉的機會,而且駕駛戰機進行戰斗,同樣是對原力的一種修煉,如果可能的話他很想待到戰爭結束。
可惜,到了該離開的時候了。
這段時間,路易心里在想一個問題:自己是像個‘英雄’般,駕駛飛機和敵人同歸于盡,來個犧牲結局?還是老老實實的扔炸彈,然后作為戰斗英雄回到基地,再找個誰也注意不到的時間離開?
他自己傾向于第一種,開著飛機撞過去,干掉敵方航母的同時也讓自己進入‘陣亡’名單,從此這個世界就和自己沒關系了。
順便也給了埃絲特一個交代:不要等自己了,我都壯烈犧牲了!
但是想要這種結局有個問題很不好解決,路易自己無所謂,開著飛機撞過去他也可以在戰機墜毀前跳機,如果沒能將敵人航母撞爛他還可以掏出光劍補個刀。
問題在于后座的比爾-米勒怎么辦?比爾-米勒就是個普通人,高速飛行下跳機等同于自殺,無論是落到海里還是落到敵人航母上。
就算他僥幸沒死,在敵人各種艦船包圍下也不會有什么好下場,日軍可沒有優待俘虜的說法。
路易不能因為自己隨便的一個想法,就讓別人送死,這和自己是不是勇者沒什么關系,純粹就是他的三觀不允許自己這么做。
“根本沒的選。”
1942年6月,企業號已經在中途島東北方向埋伏著,路易整理著個人物品,將東西都整理妥當,然后將比較重要、或者有紀念意義的東西收進儲物腰帶中,再開始做起飛前的準備。
“希望那群家伙這次能猜準點。”
迪克對于海軍情報人員是各種看不順眼,因為情報錯誤他已經失去了很多戰友,自己也多次執行過毫無用處的飛行任務。
“我有預感,這次我們能干票大的。”
“有多大?”迪克只是隨口抱怨,沒想到路易居然接了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