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辦法,葉銘只好把夏凝雪抱了回去。
至于小龍蝦,他自己吃光了。
周一的早上,葉銘便早早來到了公司。
他現在無端端升級為節目負責人,很是頭疼。
無論節目的大小事現在都要經過他的同意。
“銘哥早。”
“早呀。”
新開始的一周,葉銘驚奇的發現,同事竟然喊自己叫銘哥了?
這兩天自己還是小銘啊!
他無奈地搖搖頭,自我調侃著:“沒想到升為負責人,竟然連稱呼都換了。”
蔣穎倩照例在周一的時候,給《今日發現》節目組的工作人員開了一個例會。
她首先表示歡迎葉銘的到來。
不少人都鼓起掌,歡迎著。
葉銘站了起來,微笑道:“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大家能夠共同努力,一起把這個節目做好。”
這句話激勵著大家。
本來葉銘想要坐下,但蔣穎倩卻讓他說一下關于《今日發現》的模式更改。
葉銘拿出事先做好的本子,他說道:“因為我們這個《今日發現》是新聞節目,前段時間籌備的差不多了,進度非常快,但現在大家需要考慮的一點,那就是關于新聞采編的問題。”
“節目大篇幅都給了民生新聞,可新聞從哪兒來,沒有這么多民生新聞,這是個問題,我們要把《今日發現》定位為一個關注民生的話題。”
“但是我發現我們采集的新聞是有很多來源,可那些新聞不符合我們節目的策劃方案。”
“我們的策劃方案是......”
葉銘寫了民生新聞的主旨:百姓的民生節目,走進生活!
他一開始還有些緊張,但后面便覺得大家都在認真聽著,自己心情也放松了很多。
“因為我們的新聞具有時效性,用太久的新聞是不行的,所以我們每天都需要新鮮的血液。”
講到這里,有一位同事便提出疑問:“我想問一下,銘哥,如果單純靠我們的記者去搜集的話,恐怕很難每天都搜集的吧。”
“是的,所以我們不是增設了新聞熱線么?在這段時間里,我們要多打廣告。”葉銘解釋道。
他知道《城市特搜》就是這樣的熱線方式。
蔣穎倩卻在這時小聲提示道:“其實我們以前也傳達過新聞熱線,但好像撥打的人不多,不足以支撐一個節目需要的內容。”
這句話一出,大家都難為起來。
其實道理很簡單。
那就是現在的百姓們都不想耽誤事。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遇到不可調節的話,那就找警察調解。
人家也沒有必要在新聞上播一段對吧?
畢竟現代人最怕就是出現在新聞節目的鏡頭里。
這一點倒是提醒了葉銘,他也在思索這個問題。
如果人們不撥打的新聞熱線,那他們也就沒有辦法找到素材了。
葉銘想到之前《城市特搜》的獎勵方式,便立即說道:“既然這樣,大家撥打新聞熱線的積極性不高,那我們就想辦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