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余震的泰坦很脆弱。
錘石抗塔之際,劍魔直接沖進了防御塔內。
四人包抄,最終以劍魔和錘石兩個人的代價再次殺掉三人。
“換掉了兩個……”
鍋仔喃喃自語。
他看了一眼右上角的游戲時間。
6分30秒。
雙方的人頭比5比9。
這意味著短短不到七分鐘的時間,兩邊爆發了14個人頭。
別說是夏季賽了,算上春季賽,再算上去年前年的比賽,還有沒有第二局像這把一樣勁爆的?!
“3換2,在四包二的情況下能做到這樣,其實還算還好了,至少可以止損。”
娃導有些蛋疼的說道。
兩邊選手的操作和細節都已拉滿。
這樣的比賽很好看。
可怎么看怎么感覺奇怪呢?
這真的是LPL嗎?
“這可不能算是止損,應該是血虧吧。”
米勒桑遲疑了一下:“你看看防御塔前的兵線。”
此時此刻,藍色方防御塔下,至少兩波半的兵線匯聚在那里。
就在剛剛,兩人還在討論這波wings越塔是不是失誤了。
因為wings沒有把兵線推進防御塔,而是選擇了蠻干硬傷。
別說是在比賽里,就算是rank中這樣的行為都是很不理智的。
但wings作為一支具備了國內兩個老牌頂尖選手的隊伍,居然會犯下這樣的“失誤”?
英雄聯盟這個游戲因為沒有反補機制,所以作為一個推塔游戲,想要獲勝,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掌控兵線。
掌控了兵線,也就意味著掌控了一切。
而在兵線的藝術上,有一種叫做“屯兵。”
所謂屯兵,顧名思義,就是囤積足夠多的自家小兵,利用人多力量大的原理來達成逐步的戰術策略。
但屯兵所需的,卻是敵方小兵或者敵方防御塔的幫助。
以往屯兵多半會用在高地水晶前,為了保證小兵可以保障他們破掉兩座門牙塔,玩家們不會快速推掉敵人的高地水晶,而是利用高地水晶攔截住自家的兵線,等待下一波小兵的匯合,這樣兩波兵線一起可以抵抗門牙塔的傷害很久很久。
囤積小兵越塔是另外一種運用方式,利用防御塔下足夠多的小兵,可以為隊友們創造充足的拉扯和等待技能的時間,一點點把對面消磨死。
這是大多數屯兵的使用方式。
但wings的屯兵方式卻刷新了觀眾和解說們的認知。
從越塔的細節上,wings最先集火的是泰坦。
但最先殺掉的,卻是盧錫安。
死掉的兩個人頭,一個被布隆無奈拿到,另外一個是泰坦的。
盧錫安,什么都沒有。
布隆和泰坦拿到人頭會影響到整體的局勢嗎?
可能影響,但影響力卻微弱的可憐。
TFO這套陣容,真正想打的是前中期的節奏啊。
而他們想要打的前中期節奏中,最重要的兩個環節一個是奧拉夫,一個就是主力輸出點盧錫安。
現在,奧拉夫1/3,節奏沒了,人也半廢了。
而盧錫安……
下路一個人頭沒混到不說,塔下的這波兵哪個隊友能幫他買單?
誰都不能!
這波兵是硬虧的。
從剛剛復活上線到現在再次回家,盧錫安身上的經濟……甚至連買個長劍都不夠。
女警卻能歡快的吃著塔皮。
TFO從開局到現在,已經徹底陷入到了wings的完美節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