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擔心他們……難道丞相是想要提早南下,如今已經準備妥當了嗎?”
很快,郭嘉便有了答案。
此刻二人已經進了府衙。
荀彧便是答道:
“其實這都是倚仗青云寨之力,有了水車等物,讓土豆、地瓜種植方便。”
水車等物件,能夠提升勞作效率。
而土豆、地瓜的種子,則是提高了產量,荀彧才能在此刻說出這樣的話。
如此一講,郭嘉也覺得豁然開朗,當下說道:
“原來如此,按照此刻進度來看,最多半年之后丞相便能解決北境之事。再歸來休養生息半年,后年或許真的能出征荊揚了。”
按照曹操原本的計劃,最起碼還要推后兩年,但是隨著各種條件變化,這個進度被進了許多,或者說曹操的野心被放大了。
說到這里,郭嘉想起了山寨。
其中的種種他都有猜測,卻沒有親眼目睹,此刻更不能告知荀彧等人。
似乎察覺到郭嘉情緒變化,荀彧好奇道:
“奉孝這是怎么了,難道在山寨中發生何事?”
郭嘉搖搖頭,答道:
“令君誤會了,在下只是突然想起些往事,因此動容,并沒有太多問題。”
荀彧沒有追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
他還是很信任郭嘉的。
陳玨給曹操的種子不算多,但這段時間以來,荀彧一直派人置辦此事。
當初的蝗災也沒有危及此處,是以直到此刻,種子又大大收獲了一批。
接下來便能逐漸推廣下去,等到來年豐收之后,便足以支撐大軍南下征討了。
并且郭嘉方才所言,亦有其道理。
劉表已經垂垂老矣,哪有當年孤身入襄陽的勇氣,更別說直接干曹操了。
實際上劉備投奔劉表之后,便曾經提議,讓其趁著曹操后方空虛,直接出兵。
也就是如今,只要劉表還有些魄力。
曹操必定十分難受,可惜劉表沒有這么做,曹操便能夠安心做自己的事。
至于孫權,說來也是可笑。
歷史上的防守無懈可擊,無論是赤壁大戰,火燒劉備,甚至曹丕南征……
總而言之,孫權確實守住了,獲得勝利。
但在對外進取時,孫權就好像個笑話,接二連三的進攻合肥,然后接二連三的敗退。
有句話說得好:
生子當如孫仲謀,合肥十萬送人頭!
雖然這是后話,但以如今跡象,已經能看出了。
就在這時,郭嘉又想到一個關鍵,問道:
“按照如今的情況,丞相定能擊敗烏桓,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罷了。但若烏桓敗退之后,袁氏兄弟投奔遼東之地,丞相是否該出兵?”
這其實是個關鍵,決定了曹操該用多久時間。
荀彧此前并未考慮到,此刻凝神想著,沒過多久便有了答案,但他沒有直言。
而是看向郭嘉,微笑反問道:
“那奉孝你覺得呢?”
郭嘉不再賣關子,正色道:
“若丞相想盡快結束北部戰事,就絕不能向遼東用兵,否則戰事必定持續日久。”
郭嘉可不是夸夸其談,遼東的情況很復雜。
遼東便是如今棒子那一塊,此刻地理條件復雜大軍想要通行并不容易。
一旦確定出兵攻打,耗費眾多糧草輜重不說,恐怕大軍也要付出一定的傷亡。
這種時候,懷柔安撫是最好的選擇。
在荀彧的注視下,郭嘉解釋道:
“公孫康乃遼東太守,雖然沒有直接歸附丞相,但其并無同丞相作對之意。就算袁氏兄弟投奔遼東,也無法讓其真心對待。
一旦丞相直接出兵,公孫康必定和袁氏兄弟聯合,到時候局勢惡化,必定麻煩。倒不如直接傳信,也許會得到一個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實這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
此刻荀彧也是笑著說道:
“恐怕那時候,公孫康便會拿袁氏兄弟的人頭,當做投名狀獻給丞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