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南征北戰,一路橫掃,擊敗王世充、竇建德等各路反王,堪稱功勛卓著”
老者看著陳玨,欲言又止。
陳玨繼續說道:
“而在當今登基之后,先于渭水立盟,言語間喝退十萬突厥精銳。
且其實行仁政,勵精圖治,使天下百姓得以休養生息,不必擔驚受怕。
如今大唐的國力雖尚遜于前朝,可只要長此以往,必定能夠更勝一籌。”
簡單的分析幾句,陳玨做出總結:
“如此能征善戰,英明神武,勤政為民的君王,難道算不上圣明嗎?”
老者猶豫著點點頭,要是這么說的話,確實沒什么問題。
難道真是自己的偏見?
沉吟片刻,老者再度開口:
“小友方才所言確實有些道理,但你恐怕不知道當今登基之前做了何事吧?”
李世民能做什么,不就是玄武門事變嗎?
但在眼下,有些事情是避諱。
陳玨頓時臉色微變,沉聲道:
“老丈這是什么意思,談論此事可是要掉腦袋的,在下可還不想死。”
見其表現,老者更加詫異。
陳玨不過十六七歲年紀,為何事事知曉,還看得這般通透?
只見他微笑頷首,忽悠道:
“小友多慮了,此間不過閑談,老夫又怎會加禍于你,大可實話實說。”
看著老者,陳玨翻了個白眼,說道:
“既然問到這個,那我就直說了。
沒誰想要兄弟相殘,發生這種事情,太上皇有很大的責任。”
聽到這句,老者忽然嗆了下,反問道:
“咳咳,此事與太上皇有何關系,你怎么扯到這里了?”
端著酒杯,陳玨很淡定:
“怎么就沒有關系了,當時圣上與前太子關系日趨緊張,刀兵相向是遲早的。
太上皇明知此事,卻又不愿做出決斷,任其兄弟殘殺,難道沒有責任嗎?”
老者的心情有些復雜,低聲說道:
“這樣說來,確實是太上皇的問題,若是他能早些決定,就不會發生此事了。”
看著古怪的老者,陳玨挑眉道:
“以那時的情況,就算當今不動手,前太子也會動手的,無非是誰生誰死罷了。
自古以來皇家便是如此,爭權奪勢,便是性命相搏,焉有退路可言?”
聽著這些話,老者自嘲的笑了笑,說道:
“今日聽小友,果真是豁然開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