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殿中。
自從夏仁說了要封侯后,劉伯溫等人反對了一次,后來在夏仁的說服下,便同意了,開始各自商量了起來。
說實話,任何一個臣子都拒絕不了封侯的誘惑,這無關權利大小,畢竟他們的權利也基本到達頂峰了,在往上也沒地方去了。
但是封侯,卻是對他們所做功績的一種肯定,也是他們的一種榮耀,人生在世,無非名利,利他們已經有了,那就只有名了。
之前反對,只是作為一個臣子的本能而已,他們首先考慮的是大夏,是夏仁的利益,然后才是自己的。
當夏仁和大夏的利益沒有受損的時候,他們當然要考慮自己的了。
過了一會,劉伯溫幾人商議完畢后,諸葛亮率先開口道:“不知陛下對于封侯的人員有何標準,有沒有一個具體的大概范圍?”
他們商議了一會,確實是不好評判封侯的標準,因為大夏的人才太多了,這些召喚人才,任何一人,都有著經天緯地之才,雖然他們是內閣大臣,文官之首,但是也不好貿然的對其他人做出評判。
夏仁聞言,思索了一會,沉吟道:“這是朕第一次封侯,絕不是最后一次封侯,所以,這一次?只是一個開始,只會封賞其余一部分?其余一部分,等以后,如果功勞夠了,再行賞賜。”
說道這里,夏仁頓了一下?再次道:“其實朕并不吝嗇賞賜?但是因為我大夏如今只是王朝,所以封侯比較恰當?等以后,我大夏晉升到皇朝?甚至帝朝,那么朕就可以對功勞甚大的人再次封賞,就算是封王?朕也會納入考慮之中。”
“只要對我朝有貢獻的?朕并不介意給予諸位一些更大的賞賜?因為我大夏的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諸位的齊心協力,只要朕在位一天?諸位的地位就無法動搖!”
這也是夏仁的一個設想?等大夏強大了以后?封王一事?勢在必行。
這不僅可以提高官員們的競爭力?也可以讓他們知道,只要付出?總有收獲。
在大夏剛建國的時候,有過規矩,除了皇室成員外?不得出現異性王,但是現在的大夏?和以前的大夏已經完全不同了。
以前的大夏只能龜縮在一個地方,飽受欺凌,但是現在的大夏,猶如一顆冉冉升起的昊陽,即將照耀大地,所以一切,都需要做出改變,一切都要結合目前大夏的情況來變。
以夏仁現在的地位,就算是他想要改變祖制,也不會有人反對,宗人府那邊,如今的存在感也是越來越低了,對于夏仁所做的一切,他們根本不敢有絲毫怨言,只能聽命行事。
劉伯溫等人本來是想詢問一下夏仁封號的具體范圍的,結果突然聽到夏仁這么一說,心中頓時激動了。
封侯還不算,將來還有可能封王?
那這可是為官的最大榮耀了,就算是作為文官之首的丞相劉伯溫,心中也是波動不已,甚至已經開始有些期待了,這無關**,只是一種作為臣子的本能而已。
過了一會,夏仁又開口道:“這一次封侯,朕打算先封一部分,主要就是軍政兩方,軍方就是各位將主了,先讓他們封侯,至于下面的那些將軍們,先進行一些賞賜,然后等待下一次封賞。”
“至于文官,就諸位內閣大臣了,本來朕想將六部尚書也加上的,不過后來想想,如果六部尚書也加上,可能會引起朝中眾人的不滿,所以就先封賞諸位幾人,六部尚書等待下一次冊封,諸位認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