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三年十一月,在曹操的攻勢下,節節敗退的袁術,選擇了放棄自己最后的根據地,北上與其從兄袁紹匯合。
傳言,袁術已經同意,將帝位與玉璽轉交給袁紹,與此同時……袁紹在一統青冀幽并四州之后,坐擁人口超過二百萬戶,實力膨脹驚人。
一時間,天下屬袁的論調,再次甚囂塵上……
然而袁術的動向,卻被曹操提前察覺,不僅仲軍之中,不少將領不愿再追隨袁術,轉而投向曹操,甚至在袁術繞路南陽之前,便被曹操阻擊回來。
紀靈斷后而死,最終袁術身邊軍隊不足三萬人,而且斷糧絕水,眼看已經走投無路。
袁術因此而大病一場,彌留之際,依舊對人喊道:“我要吃冰糖!”
那隨從將領也是惱極“冰糖?哪還有什么冰糖,只有冰冷的雨水,在你臉上胡亂的拍!”憤慨之下,口水都噴在袁術臉上。
“你、你……我袁術……何至于此!”袁術,卒于路。
其后袁術之子袁耀、女婿黃猗,并依舊愚忠于袁氏的楊弘,一面為袁術發喪,一面投靠劉表。
其實早兩年的時候,袁術與劉表一向是盟友,關系類似于袁紹和曹操,只是袁術稱帝之后,劉表不得不與其劃清界限——即便如此,劉表也沒有正式對袁術出兵。
歷史上袁術身死之后,其子其婿這一干余孽,是想要投奔劉勛、甚至投奔孫策的。
畢竟劉勛、孫策都曾經算是袁術的部將,哪怕是為了面子上好看一些,也不會虧待他們。
事實也的確如此,這伙人最后是被孫氏接收,孫權還娶了袁術的女兒、并且之后將自己的另一個女兒,與袁耀之子、也就是袁術的孫子聯姻,最大的繼承了袁術的“遺產”。
東漢的人情往來、或者說是權力更迭就是如此——哪怕袁術在稱帝之后,得到罵名滿天下,但是……在袁術身死、后人也不再稱帝之后,依舊是有“門生故吏”的關系遺產在。
不過現在整個淮南與江東,都已經被白圖吞并,而且打死他們也不敢來白圖這兒送人頭,所以只好投奔至少曾經算是盟友、甚至是半個番屬的劉表。
劉表也是不要臉,假模假樣的、先是以劍擊袁術之棺,以示漢賊不兩立之后,又抱著袁術的棺木大哭起來,說自己是在哭老朋友,而不是哭漢賊,漢賊已經被他鞭尸了。
明目張膽的又當又立……
不過在東漢背景下,他的做法非但沒有受到太多責難,反而獲得了不少贊許,認為他是非分明。
當然,主要原因是……劉表這些年,在儒林中的聲望不是白刷的!
當初單騎下荊州,除了朝廷的一紙調令、而且還是董卓當道時的調令之外,劉表起家靠的就是個“臉”。
來到荊州之前,劉表就是宗室中的名士,來到荊州之后,就更加在意自己的“強項”。
尤其是天下大亂之后,劉表積極的對待儒林名士的避難。
可以說在白圖橫空出世之前,劉表才是名聲最好的諸侯,原因無他——如今世道,儒林的聲音極大!
這樣一個人,可以說做什么都有道理,因為有一幫子儒生會幫他吹,三人成虎之下,黑白都能顛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