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南四郡,以長沙為貴。
雖然和荊北的南陽郡、南郡比不了,但長沙郡在南四郡里,還是出類拔萃的。
另外的零陵和桂陽,都屬于不毛之地,至于武陵……默認是鎮撫蠻族的地方。
歷史上劉備借荊南四郡,加上南郡南部,結果一借不還,雙方扯皮的時候,東吳也只提到零陵、桂陽和長沙三郡,不曾提到武陵郡。
武陵郡其實和益州的南部的南中地區是連著的,雖然分屬于益州和荊州,但實際上都是南中蠻、武陵蠻的活動范圍,就和山越和五溪人在章陵和桂陽一樣。
只有北部的幾個縣,還算繁華——之前荊州刺史的治所,就在武陵北部,這幾個縣就是駐兵應對南中蠻、或者說是武陵蠻的。
劉磐這荊南都督,名義上的官職,也正是長沙太守,和孫堅生前一樣。
而對于劉磐來說,真正重要的范圍,也是長沙和武陵北部。
既然將軍府是從南面繞過來的,那么能夠御敵于桂陽,就已經算是大成功。
然而……建安五年四月,沙摩柯初步整合了五溪人,率領五溪蠻軍進入了荊南戰場,象征著劉磐在桂陽的防守徹底告終。
劉磐接受了韓玄的建議、或者說是“臺階”,將防線回縮到長沙。
如此一來,便造成了五溪人深入漢民郡縣的情況,一旦五溪人與當地的漢民產生什么沖突,都將造成將軍府與五溪人之間的矛盾!
這招之前劉磐在平定荊南四郡叛亂時也在無意中用過……
當時劉磐在長沙與張氏為首的荊南士族交戰,后者因為實力不濟,引五溪蠻北上支援,結果卻因為無法約束五溪蠻的行為,桂陽、長沙不僅百姓苦不堪言,甚至幾個士族都深受其害,因此反水捅了張氏兩刀。
并且將軍府的軍隊,是從五嶺之地過來,即便將桂陽郡讓出來,對方的糧道也十分艱難,只要桂陽郡今年再產不出糧食,要么將軍府在荊南的孤軍被拖死,要么……將軍府為了養這支孤軍被拖死!
荊北也在開戰,將軍府就真的有那么多糧食可以浪費在從五嶺之地運糧上?
同樣一旦斷糧,也將會更加促進五溪蠻兵的不穩定性……
韓玄深諳此理,故而建議劉磐不爭一縣一地的得失,直接退回長沙。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也是……打不過。
有之前荊南叛亂的前車之鑒,桂陽沒拆城墻就不錯,自然不會再做加固。
荊南也歷來都是“望風而降”的多發地。
在沒有“白兔效應”(白圖效應)的歷史上,曹操南下時,荊南四郡和劉琮一起降了,曹操敗走之后,荊南四郡又一道降了劉備,呂蒙攻打荊州時,長沙和桂陽又是直接降了東吳……
原本以為大將軍府兩萬人孤軍深入,只要能夠扛住幾輪,對方遲早后繼無力,怎料五溪人這時居然橫插一腳。
五溪人在平地上的戰斗力,雖然比不上漢軍,但是卻填充了將軍府的兵力空虛,通俗點說……當炮灰至少是能勝任的!
如此一來,劉磐也接受了韓玄的“臺階”,北歸長沙郡,準備守住長沙和武陵北部的幾個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