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的確袁術這在六七年前,可謂是最強諸侯的四世三公嫡子,現在根都被白圖掘了,令許攸很開心,驗證了自己的眼光。
至于袁紹和曹操,相對而言,都屬于比較容易相處的,雖然袁紹也是袁氏出身,但袁紹是庶子。
名義上袁紹是袁逢的庶子,不過過繼給了袁成,而袁成早喪,沒有其他子嗣,這么算來也應該是袁成的嫡子才對?
不過實際上不能這么算,此間有一樁隱故——袁紹不是一般的庶子,而且是私生子。
最初之所以過繼給袁成,并不是因為袁逢未卜先知的預料到,袁成會英年早逝、還沒有其他子嗣,而是為了遮丑,才有了這樁過繼。
袁成接受這過繼,只是幫兄長遮丑,并不是自己生不出來……
只是因為袁成早死無后,袁逢才繼續與袁紹叔侄相稱,袁紹也多了個不大正經的“嫡子”身份。
所以這過繼也顯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順,袁術更是瞧不起他這個庶出的哥哥,這也令袁紹比袁術更“謙和”一些,大家也更愿意和袁紹玩到一起去。
在洛陽的時候,袁紹的形象就是老大哥,動不動就要罩著別人,哪怕是沒什么能力的人與其結交,他也會故作大方的贈金設宴……
只是袁紹的識人之能有限,而且因為出身的原因,比較重視“名望”,有時候有能無名之人投效他,他也會用“老子不差再養個閑人”的態度來應對。
和這些賢才為自己做出的貢獻相比,袁紹更陶醉于自己接納賢才時的滿足感。
這令袁紹真的養了不少閑人,而一些大才之人,反而會不爽他這一套而離開。
至于曹操……
當初在洛陽時,就是個愣頭青,他的“存在感”和袁紹并不是一個性質!
這從董卓入朝之后,曹操和袁紹的表現,就可見一斑——袁紹回老家招兵買馬,曹操……帶著把刀就想去極限一換一!
像是許攸、淳于瓊當初雖然和曹操玩的不錯,但打心眼里是瞧不起他的,直到現在許攸也習慣性的稱呼他的小名“阿瞞”。
不過和完全的酒肉朋友淳于瓊不同,許攸心里瞧不上曹操,但更感情用事一些,還有些顧念少時的交情。
最初許攸是力勸袁紹和曹操交好的,只是……曹操在迎天子之后,野心也越來越大,與袁紹的矛盾自然也越來越尖銳,許攸現在同樣明白,雙方已經無法共存。
許攸建議直接偷家,也是期望能夠讓曹操認清現實,等許都被攻陷,曹操也只能在陣前束手就擒了……
當然,以曹操的身份,估計投降之后,最好的結果就是封個虛爵,送到鄴城圈禁。
許攸連以后看望曹操的時候,帶什么酒菜、如何在言語間潤物無聲的裝“嗶”,都已經打好了腹稿,可惜……袁紹沒有同意。
明明這的確也是對袁紹更有利的選擇!
許攸也不知道為什么,在他眼里只是小角色的“阿瞞”,似乎在袁紹心里,卻有很大的分量,令袁紹執著于正面擊敗曹操……
而此時曹操一面鑼鼓喧天、仿佛要支援白馬的樣子,一面帶著三萬精兵、其中包括最精銳的五千虎豹騎,悄然從白馬津西南、也就是黃河更上游位置的延津渡過了黃河,來到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