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海面上,現在原本遼東港、東萊港的常備海軍,就足以橫掃一切敵人,畢竟曹魏無論朝野,都已經沒有成編制的艦隊。
“恩,現在就傳令黃將軍,年節后開始換區域訓練吧。”白圖也感覺應該勇一些。
畢竟炮兵師在淮南訓練,相當于側重防御,而派到望京路,則更像是進攻的隱刺!
當然,實際上炮兵師不會單獨進攻,只是如果從宛城出兵的話,因為炮兵師就在身后,肯定能夠補充大量的炮兵連進入軍隊!
而提到火炮,虞翻本來就經常皺成wifi信號的眉頭,這深了三分:“大王,火炮方面……之后要做出限制嗎?”
在座都知道,虞翻說這話,不是因為他“慈悲”,不忍心用火炮造成傷亡,而是因為其他諸侯……尤其是魏國的巧匠營,有想要仿制火炮的傾向!
畢竟火炮和真氣彈弩不同,“僅僅”是火炮的話,還在可以仿制的范疇,畢竟火藥這東西,只是優化后的配方不好研制、保密程度也難以竊取。
但“一硝二磺三木炭”這種程度的火藥,想要保密就是扯淡了……
至于冶煉技術,有楚國探路,魏國也成長了一些,基本魏國的最高軍工水平,能達到楚國民間私坊的水準。
“沒必要,他們要仿制是必然的,即使我們不使用也一樣,不如在他們成功之前,就先一統天下!”白圖很有信心。
除了對自己的信心,也是對工部、甚至對整個楚國的信心。
“僅僅”是火炮的話,的確更容易仿制,不過……且不說楚國的火炮,已經不是“基礎款”,而且魏國想要生產火炮就真的容易?
仿制出落后一百年的火炮,的確并非無法達成,然而鋼鐵這類“一眼可見”的需求不用說,單單是火炮的刷子的原料——豬鬃,魏國就很難湊得齊!
尤其是粗制濫造的火藥,對刷子的要求更大,否則容易堵炮管……
看似不起眼,不過近代晚清和民國,都曾經用豬鬃作為大宗交易的招牌,與列強交易到大批軍火——畢竟近代時華夏人是最大的肉豬消費群體,自然豬鬃也很多。
然而對于現在的楚國來說,豬鬃很容易就可以征購到,但對于其他諸侯來說……民間哪有那么多吃肉的!
這還只是一方面,其他這種“一眼看不到”的需求,像是保養弩管、炮管的桐油,高糖高熱高脂的壓縮餅干……滲透在方方面面!
可以說楚國已經將戰爭的節奏,拉入了國力比拼中,僅僅模仿楚國的一些表層技術是沒用的。
火炮在徹底投入應用之后,核心技術之外無法完全保密、會被仿制,也是白圖和工部之前就有所預料的。
不過龐統有信心工部的科研速度,白圖也是有信心楚國的生產速度……
之所以龐統是對“工部”有信心,而不是對自己,是因為現在他的項目,已經不是火炮的問題,而是在研究如何將火炮與精報結合!
楚國偏科的還沒有點出雷達,然而無線精報的精波,也具有一定的定位效果,所以龐統想到——如何炮彈會自己往釋放相應精波的地方飛該多好?
這樣只要精神力達到一定強度的謀士,就可以腦動為炮彈指示方向與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