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飛線傳媒,已經成了膚淺、短視、快餐、冤大頭的代名詞了。
再看看那邊專心做內容的郝凡柏,就算是沒有谷小白,手頭也已經推出來了幾個繼任者,華流演唱會也已經做起來了。
所有去過華流演唱會的明星歌手,幾乎咖位都提升了一個等級,四小天王之后,華流空白了許久的頂級神格,已經隱約有了幾個競爭者。
一個頂流,再怎么堆,能帶來的收入也就那些。
作品,卻是自帶安利的,可以自行裂變。
“蘇總是對我的工作不滿意?”俞文鴻非常不爽。
她這輩子最討厭的,就是別人對她的工作指手畫腳。
比最討厭更討厭的,是別人質疑她的能力。
“不是不滿意,而是說我們必須要對股東負責。”蘇勝輝苦笑,他是不滿意啊,但是收購俞飛鴻的公司,是董事會的決定,把俞飛鴻安在這個位置,也是董事會的決定,他不過是一個高級打工仔而已,對董事會的決定也無力反對。
當時董事會看的是俞飛鴻獨一無二的炒作頂流的能力。
但是現在看來,頂流并不等于一定能賺快錢。
接綜藝,接代言,各種曝光炒作熱度,固然是保證有流量。
但是這個時候,蘇勝輝卻不由自主地想起當初付文耀對記者說的話。
為啥谷小白不接代言?
因為谷小白接一天代言,就虧一天的錢啊!
現在,飛線傳媒的幾個頂流,滿身代言接滿,整天走穴站臺參加綜藝,就算是你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你能有幾個工作日?
接代言是賺錢,但是成本也高啊!你人得一直在那里耗著。
藝人在那里耗著,經紀人、工作室團隊等一堆人就都得跟著,各種熱搜買著,各種通稿發著,這是什么開銷?什么成本?
只有作品,是能夠在你躺著的時候,都能幫你賺錢的。
而且,頂流還不好管。
總覺得自己賺錢了,自己牛逼了,被粉絲們寵著,就敢給公司、經紀人講條件,耍大牌……
做流量經濟,做到最后,總有一種三個壺兩個蓋的感覺,需要隨時騰挪,比玩雜耍還累。
蘇勝輝真的有點累了。
“我也知道蘇總在擔心什么。”俞文鴻道,“咱們上半年是虧損的,但是上半年是播種期,真正的收割期是在下半年。”
“不說別的,暑假檔這幾部劇,咱們的收入就非常好,而且流量和熱搜,一天十幾個之多,明星商業價值榜上高居榜首,這個就是金指標,能讓贊助商乖乖掏錢找代言的。”
“別的我不說什么,但是俞總您說,明星商業價值榜是金指標,這個我是不贊同的。”聽俞文鴻說完,主管市場部的一名副總裁不滿了。
“我這邊,有幾個本來已經談好了意向的代言,現在對方又猶豫了。說感覺我們的明星不合適。今年四五月份以來,這樣的高質量大品牌代言,已經丟了好幾個了。到了八月份則是顆粒無收,目前對外公布的各種代言,幾乎都是五六月份就已經談妥了的。”
說著,那名副總攤開了面前的文件夾:“我這里僅僅七八月份丟掉的,就已經超過30個了。共計有食品類10個,服裝類3家,化妝品護膚品5家,手機電子產品類2家……”
“哦?這么多?”蘇勝輝問道:“對方的原因是什么?”
“有的是因為形象不符合,譬如這家主打男裝的服裝品牌,認為我們的明星腐劇出身,而且衣品不行,不符合男生的審美……”
“這個……”蘇勝輝也不知道說什么好。
粉圈畢竟是主要收割女性群體,男性市場就算了……
正常男生誰看腐劇,粉男流量啊……
“有的是因為粉絲群體的原因,贊助商雇傭數據公司進行了調查,認為我們明星的粉絲群體的消費力不足……”
現在的流量明星,動不動要求自己的粉絲“買一咬三”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