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吹完了一段,還是不見小蛾子出來,谷小白雙臂一顫,連續的吐音,帶起了歡樂的節奏,像是回憶起了和小蛾子一起的時光。
他們一起演出,一起舞蹈,一起牽手走在街頭。
往昔的時光,如此的美好。
只是喜悅之中,卻蘊含著一絲難言的悲哀。
團聚之后,總是離別。
喜悅之后,難免帶著眼淚。
《踏歌》結束之后,谷小白似乎急躁了起來。
連續的超吹和吐音,一路上行,低音大笛的音色,遽然之間,變得尖利而殺氣十足。
《兵變·玉隕》!
吹到中段,谷小白手指一轉,氣沖吹孔,擦過邊棱,發出了一聲殺氣十足的“氣殺音”,聽得裴旻的頭皮都炸起來了。
恍惚間,又回憶起了南征北戰,浴血沙場的年代。
而他的旁邊,李隆基更是全身汗毛都豎了起來。
這世間,竟然有這般的笛子技藝,竟然有這般的樂曲!
作為谷小白第一個學會的樂器,他的笛子造詣,在現代還到不了傳說級,頂多算是一個大師級。
但是他的技藝,大多是在幾百年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比前世的技藝豐富、強大了太多。
此時回到了一千多年前,妥妥的可以封神的。
當然了,如果他遇到的是一個對音樂一竅不通的皇帝,那也是對牛彈琴。
但他遇到的是李隆基。
若說,古往今來的408位皇帝里,誰的音樂造詣最高。
李隆基怕是必定榜上有名。
李隆基從小喜歡音樂歌舞,據說年僅六歲時,就曾經登臺為自己的長輩獻藝。
而他在梨園之中組建了宮廷訓練和管理樂舞雜戲的專門機構。
后世“梨園”就成了一整個行當的代稱。
而李隆基更是被后世尊崇為“梨園神”,加以拜祭。
他對音樂喜愛到了什么程度?
據傳他挑選了最優秀的樂師300人,又從宮女中挑選了能歌善舞的幾百人,組成了一個龐大的皇家歌舞團,在梨園排練,李隆基親自擔任指揮,誰要是彈錯或唱錯了,他馬上就會聽出并加以糾正。
而且,他不但會指揮,還會作曲、編曲。他一生創作的樂曲不計其數,其中最具盛名的就是《霓裳羽衣曲》。
初次之外,他還會編舞《霓裳羽衣曲》的同名舞蹈《霓裳羽衣舞》,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負盛名的舞蹈。
可以說,李隆基完全是一個被當皇帝耽擱了的音樂家。
不過,此時的李隆基,還不曾見到楊玉環,這《霓裳羽衣曲》自然也就沒有誕生。
只是,李隆基的早年有多么英明神武,晚年就多么的昏庸。
自李隆基之后,這盛唐的煙云,就開始裊裊而散了。
屋頂上,谷小白吹完了最后一段《盛唐煙云》,張開眼睛望去,目力所見,空空渺渺,依然無人。
小蛾子,他竟然真的走了嗎?
“咻——”最后一聲氣殺音,吹得大家心神俱碎,谷小白轉身,抬頭,望天。
不讓自己的情緒失控。
許久之后,他低頭。
“下來吧。”李隆基對谷小白招招手:“你若是不信公孫大娘走了,我就帶你去找一找。”
雖然不知道這少年和那女子有何關系,卻知道他一定非常在意。
“我不信!你騙我下去一定是要……”谷小白還想說什么,就聽到旁邊裴旻咳嗽一聲。
兩名金吾衛押著淚眼婆娑的昌叔,站在一側。
“好!”谷小白快流出來的眼淚嗖一聲收回去,麻溜的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