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太難寫了,需要修改一下,哈叔剛從醫院回來,先發上來吧,不然恐怕我真得會倒頭就睡……大概四十分鐘之后來刷新一下吧。)
已經有了想法,但該如何進行,依然要好生斟酌。
因為,歐視在俄羅斯,也是非常有群眾基礎的。
俄羅斯自1994年首次參賽開始,已參加《歐洲歌唱大賽》23次,并從2000年起至2016年一直未中斷過參賽。
在俄羅斯,曾經在歐視取得最好成績的是俄羅斯的本土巨星季馬·比蘭2006年,季馬·比蘭曾經獲得亞軍,在2008年歐洲歌唱大賽上,季馬·比蘭第2次參賽,憑借歌曲《Believe》成為俄羅斯的第一個歐視冠軍。
俄羅斯曾3次榮獲第2,分別是2000年的Alsou、2006年的季馬·比蘭以及2012年的BuranovskiyeBabushki。從21世紀初截止至2021年,俄羅斯已達11次入圍前5強,創造了最多次前5強的奪取紀錄。
可以說,自從俄羅斯加入了歐視之后,就一直非常重視,除了因為疫情取消了的2020年之外,只缺席了一屆歐視大賽。
而這次缺席,卻也很有毛子的戰斗民族風范:
2017年歐洲歌唱大賽,主辦國烏克蘭因為俄羅斯參賽歌手曾經非法入境克里米亞舉辦演唱會為由,禁止她入境烏克蘭3年,因此她沒辦法參加歐視的最終比賽。
最后俄羅斯干脆退出比賽,并決定于下屆繼續派出莎墨伊洛娃參賽。
2018年歐洲歌唱大賽,莎墨伊洛娃的《IWon'tBreak》只得到15名,無緣決賽,俄羅斯在預賽不敗的成績終于被打破。
但是來年,俄羅斯繼續強勢進入前五強,繼續保持著自己“預賽不敗”的強大實力。
可以說,在歐視上,俄羅斯依然維系著自己的“超級大國”的身份,就算不是第一,也是前三的有力競爭者。
而擁有這種成績,當然也是因為俄羅斯對歐視大賽非常重視,自從第一次參加比賽開始,就擁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而俄羅斯參加比賽的歌曲,也往往表現得比較有“戰斗力”。
以“組合”為主,在舞臺上又唱又跳。
有男子組合,女子組合,雙人組合(雙胞胎),三人組合,還有一群年齡在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奶奶,舞臺上又唱又跳。
老奶奶們本來是為了給村子里的教堂籌錢組成了一個組合去唱歌,唱了一首空巢老人盼望著孫子回來的歌,誰想到竟然擊敗了各路明星,代表俄羅斯征戰歐視,并在歐視上為俄羅斯拿了第二名!
可以想見,這樣的一首歌,在俄羅斯通過海選進入歐視,會產生多么大的社會效應,會是多少人心目中的淚點和白月光。
而在歐視之前,就已經嶄露頭角,在歐視之后成為俄羅斯超級巨星的季馬·比蘭,在俄羅斯的時代和地位,和國內的周董之類的差不多,擁有超多的擁躉和超大的影響力。
可以說,對俄羅斯來說,歐視真的是一場全民關注的節目,某些歌曲的熱度,也是現象級的。
而這里面的許多歌曲,你最好別去碰,你如果碰了,就最好別玩砸它。
不然,你恐怕會被俄羅斯的觀眾們噴死。
在俄羅斯是如此,在其他的國家也是如此。
每一個國家每一年都只有一首參賽歌曲。
這些參賽歌曲,有的是專業人士推薦來的,有的是全民海選出來的。
其中有很多首歌,擁有特別的意義。
歐視的參賽國那么多,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文化,每一首歌都可能蘊藏著不同的意義。
來自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的校歌賽,想要演繹有著現實和文化上的難度。
畢竟,涉及到了歐視的參賽國,幾十種語言。
而這還是最基本的難度。
選每一首歌,都要做好工作,了解好它的背景,以及其他的各種因素,不然也別想把它演繹地動人。
所以,安哥雖然有了這個想法,卻沒辦法作出決定。
想了想,他終于還是把自己的這個想法,發到了群里。
“翻唱歐視的歌曲?”這個想法一出,群里立刻有人冒了出來,“沒想到,我終于等到了今天!”
“歐視是我最愛看的國外音樂比賽!我有一首特別喜歡的歌!”
“各位,注意一下這里面的雷區!這次比賽可不是選一首喜歡的歌隨便唱就行的!”
安哥還沒來得及多說,就已經有人把其中的重點點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