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德文斯克,港口。
美聯社記者懷爾德和自己的幾個同事,把攝像機架了起來。
旁邊,兩名俄羅斯警察,正在來回逡巡,不時轉頭看他們一眼。
作為一名美國人,能夠進入北德文斯克采訪,還是得益于他三十年前,在蘇聯解體的時候,曾經深入內部采訪結識了一些俄羅斯的大人物,并進行了相對公平公正的報道。
即便如此,他的活動范圍,也被嚴格限制在了這片港口上。
和其他的來自俄羅斯的記者們,都還間隔幾十米,都不能交流。
不過對此,懷爾德也算是已經很知足了。
畢竟,以兩國現在的關系,對方能放他進入北德文斯克,已經算是比較大方了。
當然了,這也是因為此時正是冬天。
俄羅斯作為蘇聯的長子,繼承了它最多的遺產,但也失去了它廣袤的領土。
俄羅斯的海軍,畢生都在尋找一個不凍港。
但是沒有。
所以俄羅斯的海軍,不得不點出了許多針對寒冷氣候的黑科技。
而北德文斯克雖然并不在北極圈里,但是每年也有好幾個月的時間港口完全被冰封。
所以這座世界上最大的潛艇制造廠,冬天也沒太多的秘密能夠展現出來。
而更讓他覺得更開心的是,他的幾個同事之前被俄羅斯的警察勒索之后,變乖了一些。
不再瞎比比什么種族主義了。
懷爾德很開心,他的那些同事們,能夠意識到,并不是因為他們是美國人,就可以不可一世。
而另一方面,他又很無奈這一點。
曾經,在三十年前他來俄羅斯的時候,真的是可以不可一世的。
天空中,兩架戰斗機呼嘯而過,旁邊持著攝像機的同事抬起鏡頭,把天空中的攝像機拍攝下來,然后嘟囔道:“怎么又兩架飛機!”
這句話,立刻勾起了現場所有人的記憶。
頓時有點莫名的不舒服。
偏偏還有人說了一句:“這次沒有飛劍。”
懷爾德回頭瞪了他一眼。
有沒有飛劍還用你說?
如果可以的話,懷爾德真想把這幾個人都趕回美國,然后在本地招募幾個本地人幫自己扛攝像機。
又便宜又好用。
然后他們又開始吐槽那些在岸上看熱鬧的人。
“這些人怎么都跑來了?”
“真是無腦的家伙,不過是海上龍宮,有什么好看的。”
“這么冷的天,我寧愿在家里烤火……”
只是,他們的聲音越來越小。
當蜿蜒的雪白海岸線上,出現了身穿各種顏色羽絨服的身影。
紅色、藍色、紫色、黑色、綠色、黃色……
然后,人越來越多,越來越密集,像是有人用七彩色的筆,在海岸線上勾勒出了一條亮線,從視線的這頭,一直蔓延到無盡的遠方……
似乎全世界的人,都來到了這片海岸上。
是什么,能讓整個城市的人,從溫暖的家中出來,冒著零下幾十度的低溫,站在寒風凌冽的海岸上,靜靜等待著。
這……就是海上龍宮的號召力啊!
這一刻,懷爾德真的很希望自己有一架無人機,從天空中拍下現場的畫面。
若是能夠把這樣的畫面拍攝下來,一定能夠讓人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