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家失望的時候,就看到谷小白身后,又浮現了一行字:
“在飛行器流體力學外形及結構設計中,可能用到的三個經驗公式。”
看到這個題目,大家就直接爆了粗口。
“臥槽!”
肯定干貨滿滿!
(今天花了大半個小時的時間梳理了一下后面的情節發展,所以又晚了,先更新上去,大概半小時之后,12:30來刷新一下吧,抱歉。)
現場,除了伊利亞索夫的學生們之外,還有幾個并非伊利亞索夫的學生的人。
列昂科夫也站在人群之中,他大概是學生里年齡最大的那個。
不過,他也拿著一個筆記本,記得很認真。
當初蘇聯時代的航空雙璧,伊利亞索夫和列昂科夫,兩個人離開了設計一線之后,一個決定成為老師,傳授知識,培養更多的人才。一個選擇了成為官員,以“內行人領導內行人”的方式,促成了俄羅斯幾大設計局的合并,幾個大國際集團的整合,讓俄羅斯的航空工業得以在四處掣肘的情況下存續發展。
可他們的努力,并不能拯救俄羅斯的航空工業,現在的俄羅斯失去了大量的市場,失去了規模,也失去了經濟來源。
暫時只是占位符的開源項目,和谷小白的公開課結合起來,頗讓人迷惑不解。
“一種為四足生物設計的飛行器方案?”
四足生物是指什么?
人類算不算四足生物?
四足生物為什么需要飛行器?
莫大航院,谷小白走進了莫大的實驗室。
首先伸手打招呼:“大家好,我是谷小白。”
“小白老師好!”
學生們恭敬地問好。
谷小白聽聲音不對,抬頭看去,頓時有些疑惑:“咦?”
入目所見,至少一半都是中年人。
谷小白雖然臉盲,不怎么記得這些人到底有沒有見過,但是他記得伊利亞索夫的學生們,好像沒有這么大年齡的啊。
伊利亞索夫在莫大航院,帶了幾個研究生,同時還為本科生教授專業課,年齡大多都在20歲左右,很少有超過三十歲的學生。
谷小白看向了旁邊的伊利亞索夫,伊利亞索夫苦笑道:“小白,這些也是我的學生,不過大部分都已經畢業了,今天知道有這個機會,所以專程趕來了……”
伊利亞索夫的桃李滿天下,但是大部分成氣候的,幾乎都已經被國外挖走了,剩下的能夠堅守在本土的,要么是因為學藝不精,要么就是胸中真的有著一股信念的。
在得知谷小白要開公開課開始,就陸續有他的學生來問,是不是有機會現場聽一聽。
對這些學生,伊利亞索夫還是有著偏愛的,怎么舍得拒絕呢?
這些學生們大多都在五大設計局供職,難得有這次的機會,基本上還在這個崗位的人就都來了。
谷小白聽到了伊利亞索夫的解釋,轉頭看向了下方。
就看到一個個的中年人,正目光炯炯地看著他。
那一瞬間,他也有一些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