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則成?”
聽到敲門人的回答,王旭激動的站了起來。
大門一開,外門站這個戴著眼鏡,穿著中山裝,笑瞇瞇的中年人,不是余則成還能是誰。
“老王?”
“老余!”
就像王旭的激動一樣,余則成比他還要激動,快走兩步扶住了他的雙臂:“你不是去梅國了嗎,什么時候回來的?”
王旭離開民國位面時,就想過自己不會回來的問題,給出的解釋就是厭倦戰爭,要去梅國當一個富家翁。
聽到余則成的話,王旭很快明白是怎么回事了,開心的說道:“我在那邊聽到解放的消息,立刻就趕回來看你們了。倒是你,我剛才還跟張凡念叨呢,沒想到你這老小子不禁想,一想你就出現了,比曹操都快!”
“哈哈,我昨天晚上就回來了,明天還要去京城開會呢。”余則成與王旭的關系不用說,除了信仰不同以外,他們算是過命的兄弟。
二人一聊起來,張凡自覺的就退下去了,生怕打擾到二人的興致。
王旭拉著余則成坐下,主動給他倒了杯水,喜道:“回京城開會,你這是要論功尋賞啊!說說,你這民黨的少將,我黨的老黨員,這次浮出水面能撈個什么職務,油水足不足?”
“老王,你這是什么話,身為一名革命工作者,我只求為革命添磚加瓦,可不是為了榮華富貴來的。”余則成臉色一板,很不滿意王旭這種說法。
王旭也不在意,老余是老革命,堅定的無產階級分子,按照現在話來說就是被洗腦了。
王旭尊重這些老一輩的革命家,不過他更尊重實際,樂呵呵的說道:“你看你這人,咱們華夏不是有句老話,叫就當仁不讓嗎?你在民黨這就是少將,又立了那么多功勞,這次...”
“是中將,我回灣灣時升了一級,軍統中將站長。”老余打斷王旭的話,一臉嚴肅的補充道。
王旭笑容更盛:“行啊老余,得了便宜還賣乖,你都是中將了!”
“嘿嘿!”余則成一聽這話也笑了,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小聲道:“我這次回來,接到了李老的命令,李老是中央軍委情報部部長,也是我的頂頭上司。聽李老的意思好像有兩個安排,一個是讓我進中情局,一個是去外交部,在外面擔任駐外大使。”
不管是現在還是民國,駐外大使這個角色,都與情報工作有幾分關聯。
余則成身為老牌特工,能進入中情局與外交部是最好的,畢竟在那里才能發揮他的優勢。
王旭聽到這兩個職位,表情嚴肅了下來,道:“老余,你信不信我?”
“信,你我過命的交情,你說有鬼我都信。”老余前面說的嚴肅,后面又幽默了一句。
王旭卻沒有笑,反而換上正色,開口道:“如果你信我就去外交部,絕對不能留在中情局,不然你的下場不會太好。”
“什么意思?”余則成愣住了,下意識的問道:“這話什么意思,內部有敵人?”
“敵人這個概念很模糊,與你利益不符的都能叫敵人,以前我們什么也沒有,當然不會有紛爭。現在不同了,你看這大好山河,全都是我們的,你說這塊蛋糕該怎么分,怎么爭?”
王旭語氣微頓,又道:“努爾哈赤依靠十三副鎧甲起兵,打下碩大的江山之后,他們的后人還不是爭權奪利。十三副甲,是鐵甲,是皮甲,是布甲,這都是排資論輩的說法。你聽我一句,去外交部工作,最好當駐外使官,我不騙你。”
因為有他的介入,歷史改變了很多,但是王旭依然不敢肯定,那個特殊時期不會到來。
特殊時期形成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我黨在發展之初遍地開花,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團與山頭,已經深深扎根在了體質內。
為了肅清這種山頭,也為了維護穩定,劉邦起過屠刀,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朱元璋大開殺戒。
老余不管怎么說,都加入過民黨,按照王旭的猜測,無論如何也躲不過那段浩劫。
而在他的記憶中,外交部是那段時期中,受到沖擊最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