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
李兆廷赫然就在十數位舉人當中,此時李兆廷仍然是面露輕松之色,游刃有余。
那邊大喊公子的則是李福,李福也是面色大喜。
王淵面色有些微妙,這李兆廷還是成功混進了貢院考場內,這著實讓王淵心頭有些想法。
“王兄出來的這么早,看起來應當是考的很好!”
李兆廷詫異的看著王淵,她對自身才學還是很有自信的,如若不然也不會前來替靠。
但是沒想到這位好友,竟還在她之前出了考場。
不過想到這位好友在黃河渡口所作的那首詩,李兆廷覺得理所當然,
那邊,蔡齊與李兆廷只是前后腳,從國子監里走出來。
看到王淵與李兆廷,同樣有些驚訝。
王淵也就罷了,在那首詩之后,其才學已得眾舉人公認。
倒是李兆廷名不經傳,竟也搶在了眾人的前頭,著實讓蔡齊心頭不舒服。
這并不是嫉妒,只是本能,更不乏猜測,李兆廷是不是用了什么不光彩的手段,為自己牟利。
這是名氣帶來的好處。
名聲在前,做出成績之后,那就是理所應當。
若是全無名氣,突然一鳴驚人,難免會有所質疑。
這還是善意的質疑,若是惡意的質疑,被人煽風點火,甚至能夠裹挾民意,以后就是金榜題名,也要被人針對。
所有,國朝的士人有一個很顯著的特征。
打起仗來,可能一部分官員一個比一個萎,但若是事關名利,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從來不含糊。
瞧見兩人出來,王淵當下揮揮手,王喜會意,連忙從旁端上幾個未曾開封的食盒,遞給李兆廷和蔡齊,以及另外幾位熟識的舉人。
一干舉人這會兒也是胃口大開,紛紛不客氣的接過手邊的食盒。
“還是王兄大氣!”
“那可不是,你們可別忘了王兄可是出自于瑯琊王氏,瑯琊王氏才名,人所共知!”
李兆廷輕輕一笑,她一雙妙目輕輕的看了一眼王淵,只是眼底未嘗沒有憂慮之色。
她雖然對才學有著不小的把握,但眼看著數千舉人中陸續出現了眾多飽學之士,也感擔憂。
她必須設法中進士,其后才好設法解救心上那一家人。
而眼前第一步,已經讓她心頭忐忑,后面的幾步每一步都是走在鋼絲之上,讓她如何不為之擔憂。
心頭憂慮,手中食欲也不禁減退了不少,芙蓉玉面之上帶上了一絲愁意!
“李兄,怎么,你有心事?”
就在旁邊,王淵聲音傳來。
李兆廷抬起頭,只見王淵眼眸含笑,促狹的道:“莫非也是看上了哪家的姑娘,若是看上了哪家姑娘,愚兄亦可為賢弟做主下聘,你我金蘭之交,定不會讓李家失了顏面!”
聞言,其他舉人見此也是將目光望來,紛紛一笑。
路旁,更有不少前來接人的仕女,面帶詫異之色。
李兆廷大囧!
而旁邊,國子監外一座座茶樓之中,還有一位位身穿著華服的仆人,或是來自于京師各大達官貴人府中的探子早已經躍躍欲試。
他們的任務就是打頭陣,探查一下各位舉人老爺的虛實!
把他們的身份,才學,以及考試之后的表現記錄下來,然后交給家中的當家主母。
所謂何事?自然是捉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