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以穴竅數量論功法強弱,天地間也不會有真經,道經了。
若事情真的這么簡單,其他武者為何不追求凝真極境?
缺少開竅之法,還是缺少資源?
這顯然是不成立的。
太虛子覺得有必要向眼前少年普及下一些必要的修行常識,道:“你可知,何為周天境?”
“周天境?難道不是貫通周天穴竅就行了嗎?”
王應雄聽到太虛子詢問,有些詫異。
盡管穿越到這個世界的時間不長,不過勤學好問的他,對這些基本常識還是有些了解的。
他喵的,你說的好有道理,我竟無言以對!
太虛子被王應雄的回答嗆了一下,想了想,絕對換個角度解釋下,再次開口問道:“換個話題,你可知普通功法和真經、道經級功法的區別?”
“普通功法,真經,道經?”
王應雄聞言一愣,有些不明白太虛子為何會問這個問題,不過他還是老老實實回答道:“據說,普通功法僅是講述武者氣血和真氣的修行,最多能修行到氣海境。真經則是講述了武道真意,可助人感悟法則玄奧。而道經則是記載著一尊大帝的大道和帝法。”
太虛子聞言,先是點頭,然后又搖頭,道:“你所說的的確沒有錯,不過還有一點卻沒有說出來,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武道根基。”
“誠然,真經講述武道真意,助人感悟法則玄奧,道經記載著一尊帝的大道和帝法。但武道修行關鍵在自身,尤其是大帝之道,更是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縱觀古今,大帝數量并不少,然而卻沒有任何一人憑借其他大帝的道經和帝法證道,每一尊帝都走出了自己的道,創出了自己的道經和帝法。”
“你可知為何?”
王應雄皺眉,隨后搖了搖頭,這一點他真還真的沒認真想過。
換做其他穿越者,或許會扯,說什么每一尊帝都需要走出自己的大道等等。
但,什么是自己的道?
既然已經有大帝證道,那為何不能在那尊帝隕落后,重新走上他的證道之路呢?
太虛子幽幽嘆息一聲,道:“因為天地有缺啊!”
“帝,不僅代表著至高至強道之巔峰,更是代表著一種果位,是這方天地對武者的最大肯定。”
“天地有缺,故而有大帝證道補天闕,這修補之物啊,便是帝之大道。”
“故而,修行道經,可成為準帝,成為至尊,卻絕對不可能再證道成帝。”
王應雄心中震撼,他怎么都沒想到,修行道經不能直接證道的原因竟然會是如此。
因為,帝,代表的不僅僅是至高至強道之巔峰,更是代表著天地的認可,如前世洪荒世界的圣人一般,代表著天地間至強至高至尊至貴至大至極之果位。
那么問題來了。
法則玄奧全憑武者自己領悟,帝道也只能借鑒而不能直接修行。
真經和道經,這兩種功法真正的區別在什么地方?
難道僅是因為道經中記載的至強帝法嗎?
太虛子口中的武道根基又是什么意思?
王應雄想到這里,不得不收起心中的小聰明,恭敬道:“還請季老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