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沈兵的辦法后,循又氣又急。
“你莫不是瘋了?”
“在車輪上綁麻繩?”
“這就是你的辦法?!”
“我道你是能改良馬車,不想卻是這么個糊涂法子!”
“綁上麻繩又能如何?就能讓馬車行上陡坡?”
“難不成你還會作法?”
……
或許是因為來自任務與命令的雙重壓迫,循早已失去了耐性。
此時一聽到沈兵說的這么“不靠譜”的辦法,就毫不客氣的把他訓了一通。
最后還加了句:
“你若是如此空閑,就過來搭把手!”
“咱們三日不眠不休,說不定還能完成任務!”
沈兵立時就瞪大了眼睛。
“什么?”
“三日不眠不休?”
然后心里一急,也就不管循是否聽得懂了。
“不,師傅!你聽我說……”
“馬車之所以上不了陡坡是因為雨天路滑!”
“路滑即是地面與車輪之間的磨擦力減小,馬匹才承受不住!”
“只要我等增加車輪的粗糙程度……”
正在用力推車的循聽著不由火冒三丈,他把手中馬車一放。
“閉嘴!”
“什么磨擦力、粗糙程度!”
“我三代操職木工,數十年從未聽過在車輪上綁麻繩!”
“你到底是推還是不推?”
沈兵無奈的接過了循的位置推車。
但他還不甘心。
這怎么能讓他甘心?
明知道只需要綁幾根麻繩就能解決的事,卻要因此“三日不眠不休”?
想了想,沈兵就一邊推著車一邊說道:
“師傅,事關我等生死大事,我又哪敢兒戲?”
“合則我們都是死罪,便讓徒兒試一試又有何妨?”
“來去不過就是盞茶時間綁幾根麻繩而已!”
“萬一能成,也免了我‘砲師’百余人累死累活倒頭來還要被問罪……”
這就是沈兵的高明之處。
首先聲明一下嘗試不會浪費多少時間。
其次又把砲師一干工匠拉來跟自己站一塊。
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那時就不怕循不答應了。
果然,很快就有人心動了。
說話的就是蒼。
“是啊,師傅!”
“就像師兄改良投石機!”
“誰又能想到只是如此簡單的改變就能將射程增加一倍!”
“如今那投石機更是幾日內便砸開了我軍久攻不克的趙長城!”
“說不定這一回……”
另一名工匠也點稱是。
“沈工丞所言甚是!”
“若是只需綁上麻繩……不過只需幾人再加一點時間!”
“試試也好,便是不成也不是什么要緊事!”
其它人也紛紛附和。
循的面色稍有緩和,他遲疑了下就點頭說道:
“也罷,就讓你試上一試!”
“我倒想看看你能變出什么戲法來?”
說著一邊搖頭一邊揮了揮手,讓其它人接手把沈兵幾個人替換了下來。
沈兵輕呼了一口氣,然后朝一個胖子揚了揚頭,下令:
“去取些麻繩來!”
胖子應了聲,趕忙帶著幾個人就往庫房走。
胖子名叫屯。
沈兵手下有兩個工臣(伍長),一個是蒼,另一個就是這個胖子屯。
戰國時期許多沒文化、沒地位的人沒有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