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同是渾身泥水的女兵趕忙上前怯生生的稟告道:
“大人!”
“我等見這馬車綁了麻繩后上坡和平地都走得十分平穩!”
“只道下坡也是如此!”
“是以沒有多安排人手!”
“不想……”
楊婷怒道:
“哪有那許多不想?”
“你等又不是頭一回運補給,怎會不知道下坡多安排人手?”
女兵嚇得半句話都不敢回。
楊婷轉念一想,就發覺自己其實也沒意識到這一點。
這其實是慣性思維,想當然的以為上坡與平地沒事,那么下坡也可以像平時一樣順利。
誰會想到事實并非如此。
又想到臨行前那公士啰里啰嗦的一大堆,楊婷就狠狠一拳砸在了馬車上。
“豈有此理!”
“那公士分明知道有此變故卻有意不提醒!”
“來人,去把那廝給我押上來!”
幾個女兵應了聲“諾”就要去拿人,卻被柳絮給攔下了。
“大人!”
“那公士有言有先,馬車上陡坡后就與他無干!”
“更何況,他若是咬定不知情。”
“我等又能以什么名義治他罪?”
楊婷聞言不由一愣。
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后,雖說下層百姓身份、地位依舊很低。
但凡事都**令。
比如違抗軍令,或是誤了工期等都可治罪。
但像楊婷這種無憑無據的猜測想要治罪就難了。
不是說做不到,而是會引來非議甚至影響軍心。
出身將門的楊婷何曾受過這樣的氣,只恨得她銀牙緊咬目露兇光。
但思慮再三,她最終還是無奈的說道:
“遲些再找他算帳!”
“諒他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收拾箭矢繼續趕路!”
眾女兵應了聲“諾”,便四下收拾。
幾里外的沈兵則是在半個時辰后才知道這事的。
消息是由一隊從前線返回的傷兵帶來的。
“我們在五里外碰到了中軍。”
“似乎是楊校尉的部隊!”
“許多女兵渾身泥水狼狽不堪,似乎校尉也在其中。”
“好像是馬車出了事故……”
沈兵面上裝作吃驚,但心下卻樂開了花。
“看你這小妮子還囂張!”
“動不動就動鞭子要人命。”
“不給你點厲害瞧瞧你都要上天了……”
循則緊張的問:
“沒出人命吧?”
“損失大嗎?”
“校尉沒負傷吧?”
在得到否定的回答后,循一顆懸著的心才稍稍放下。
又等了一會兒,見那些壯女沒來找麻煩,循又輕松了些。
完了后瞪了沈兵一眼,小聲說道。
“往后莫要再做此等傻事!”
“你我身卑力微,那些達官貴人又哪里是我們能惹的?”
沈兵嘴里應是,心下卻不以為然。
身卑力微?
沈兵從小的認知就是“人人平等”。
所以沈兵從來都不認為會比別人卑賤。
以前不會。
現在不會。
以后也不會!
只不過,沈兵和循兩人沒想到的是……
他們的麻煩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