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間,城外鼓聲忽地變急,接著趙軍大喊一聲殺將上來。
楊婷等人沒有看錯,這支兩萬兵力的趙軍的確是精銳之師。
尤其這其中還有一支人數五千人的北地兵。
所謂的北地兵,就是長期駐守在北疆跟隨李牧一起對抗匈奴的士兵。
李牧原本在井陘(位于今河北省石家莊市)與王翦的秦軍對峙。
在知道南面的楊端和已攻破趙長城直逼邯鄲后,留下兩名部下繼續防御,自己則帶著一萬人馬星夜馳援邯鄲。
其中有五千人由校尉王柏帶領協助許昌包抄后方收復長城。
王柏立功心切,一到長城就馬上向許昌請戰。
“將軍!”
“末將愿率北地兵前往破城!”
“若不能攻下城門迎大軍進城,末將提頭來見!”
話說這許昌雖沒有龐煖那么老奸巨滑,卻也是個久經戰陣的老將。
他仔細觀察了長城一番。
見長城上的秦軍旗幟雜亂軍容不整。
心下暗自思量,照想這秦軍是準備不足。
若用王柏這支百戰精兵給秦軍當頭一棒。
秦軍措不及防之下很可能就此崩潰。
當下就準了王柏之請將那五千北地兵派了上去。
于是首批三千余名趙軍帶著攻城梯、撞車等攻城器械就上去了。
進攻的重點是秦軍未能補上的長城缺口。
其它地方的進攻只是為了分散秦軍的兵力和火力。
一時殺聲震天,石彈、箭簇亂飛,秦趙兩軍在缺口處有如頂牛般的來回爭奪。
但因為秦軍早就做好準備,甚至還在缺口周圍搭好箭塔布置好弓弩手。
所以趙軍往往剛攻進缺口幾步就被殺了回去。
一時戰局陷入僵持之中。
另一邊沈兵還在柳絮焦急的目光下比劃著,偶爾還用手里的長竹對著缺口瞄一瞄。
完了后,沈兵就一邊揮旗一邊朝后方的投石車叫道:
“往前,往前!”
“哎,對!對!走,走……。”
“擺正角度!”
“這里一具,這里一具……將砲梢對上直線!”
這時柳絮算是看出點名堂了。
“你莫不是想用投石機應敵?”
“可是……”
柳絮擔憂的看了看缺口方向,敵我雙方正在那短兵相接,彼此刀盾對刀盾無法區分。
在這情況下,投石機通常無法發揮作用。
這一方面是因為投石機精度低,亂飛的石彈容易傷到自己人。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那缺口只有十余步寬,投石機很難將石彈精準的射過缺口。
而如果石彈無法射過缺口,則勢必會撞上城墻又是誤傷己方的結果。
看著柳婷的疑惑的目光,沈兵一邊指揮一邊解釋道:
“知道新式投石機最大的優勢是什么嗎?”
“就是其精度要比舊式投石機高上許多。”
“除此之外它的彈道還可計算……”
柳婷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的望著沈兵。
“彈道?計算?”
“你是說可以算出石彈的落點?”
“這……這不可能!”
沈兵回答:
“的確不可能算出精確的落點。”
“但算出個大概卻不是難事。”
“另外,我將這些投石機布置成扇形對準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