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許昌用這么潦草的方式。
也就是將易燃物往后清一段就算處理完成是情有可原的。
原因是這時代想要火攻很困難。
秦時沒有什么汽油、煤油之類的東西。
尋常百姓照明基本是用松樹油脂。
有錢人家就用被稱作“膏”的動物油脂。
樹脂燃燒有很重的黑煙及異味,相比之下動物油脂就要好得多。
如果更有錢,就會往動物油脂里加香料。
點起來帶出一點香味,那便是莫大的享受了。
這就是楚辭里說的“蘭膏明燭”。
然而不管是松脂還是膏,亦或是加了香料的膏。
要靠它們來放火點燃敵人城寨卻是難上加難。
其中膏還十分有限。
秦時百姓生活困苦少有肉食,動物脂肪當然也不多。
因此,這時代的火攻更多是使用松脂。
在箭簇前端綁上一團加了松脂的麻繩或麻布。
點燃后萬箭齊發……于是一團團火焰就直奔敵營。
這種火攻用于點燃帳蓬、茅草或是房屋還有可能。
想要點燃城寨卻是萬萬不能。
因為用于建造城寨的是整根原木,即便火箭牢牢釘在其上燒成灰燼,只怕對其也沒有半點影響。
何況趙軍也不是傻子,隨便倒下一盆水或是一桶沙土就能將其澆滅。
至于用投石機……
在沈兵改良投石機前其射程不過百余步。
用投石機火攻?
還要不要命了?
若是敵人適時一片箭雨下來使火彈無法發射,那豈不是燒了自己?
這也是楊婷和田被在聽聞沈兵說火攻時,會異口同聲問:
“不用火箭又能用什么?”
“用投石機啊!”沈兵想也不想就回答。
“投石機?”楊婷和田被初時都覺得不可能。
但回頭一想,楊婷就興奮的拍掌說道:
“著啊!”
“投石機經數次改良射程已是舊式投石機的兩倍有余。”
“為何不用投石機拋射火彈呢?”
“那可不是火箭那點火頭可比的!”
田被還是有些擔心:
“計雖是好計。”
“可趙軍身處高處,且他們的投石機也經過改良。”
“若是趙軍也造上許多投石機,只怕……”
這擔心倒不是完全沒道理。
趙軍是立于臥牛山上,其高度甚至比起長城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雖然秦趙兩軍的投石機在沈兵的影響下依舊存在代差,但射程差距已不大。
而這點差距完全可以由高度差來彌補。
于是只要趙軍投石機夠多,秦軍投石機只怕在彈雨中很難近身。
就算近了身,可能也發射不了幾枚火球就會被摧毀了。
于是,就會像之前一樣火攻不成反而燒了自己。
但這個問題卻很好解決,至少對于沈兵來說不是什么難事。
沈兵揚了揚頭,說:“我等乘著夜色進攻不就成了?”
田被呆愣當場。
著啊!
夜色中敵人無法阻止秦軍投石機近身。
甚至在秦軍點燃火球之前,趙軍只怕都無法確定秦軍投石機的位置。
即便確定了位置,趙軍發射石彈后因為看不到落點也無從校正。
反之秦軍卻可以從容調整。
想到這,田被在心里暗罵了一聲:
“這么簡單的道理為何會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