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若是只有許昌一個奸臣也就罷了。
因為李牧的思路和做法也的確行得通。
正所謂“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何況是在戰斗打到關鍵的時候。
所以李牧不放兵權是正常的。
同時李牧若是攻下長城并大敗秦軍,其“通敵”的罪名也就不攻自破。
于是所有的一切就會回歸正軌。
問題就在于趙國從不缺鼠目寸光的奸臣。
陷害李牧的許昌是一個,被趙王派去替換李牧的趙蔥也是一個。
趙蔥喜孜孜的拿著趙王的命令趕到前線準備大展身手,不想卻因為李牧不肯放兵權而吃了個閉門羹。
趙蔥又哪里肯就此罷休。
更讓他著急的是眼前趙軍形勢一片大好:
楊端和所領的秦軍主力被包圍在馬頭山一帶動彈不得。
楊婷所部駐守在長城也只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
趙北地精騎又突破長城朝敵側后穿插……
距離勝利只有一步之遙啊!
這功勞此時不搶更待何時?
這樣打下去,由我趙蔥來指揮又何嘗不能取勝?
到時我趙蔥豈不是威震九州、揚名四海?
更重要的還是……
若李牧打贏了這場仗洗清嫌疑,就沒他趙蔥什么事了。
于是趙蔥一面派出快馬向趙王哭訴李牧無視王令,另一面又派人給李牧送去一封書信。
信中,趙蔥痛斥趙國奸臣當道不顧國家安危冤枉李牧。
深表同情后再相約共商大計,并承諾會替李牧在趙王面前美言幾句。
李牧哪里知道是計,哪里會想到便像趙蔥這樣的宵小都敢對他動手?!
于是赴約……李牧亡。
是時沈兵這邊還與趙軍打得難分難解。
趙軍的攻勢是越來越猛,步兵攻占多處并越過長城從幾面朝秦軍發起進攻。
秦軍在地理上的優勢已蕩然無存,只能退到幾個制高點苦苦支撐。
沈兵一眾被分割包圍在位于山峰上的一段長城上。
這段長城南北兩側是峭壁無法立足,趙軍只能沿著長城往上攻。
不過幾次都被沈兵等人拼死殺退。
這其中最能發揮作用的就是火石彈。
這些石火彈原本是給烽火臺上的投石機用的。
然而在這種情況下投石機已失去作用。
火石彈便被用于手投……
將其點燃后奮力往下一投,一顆火球就蹦蹦跳跳的沿著臺階往下滾。
即便沒能砸到人也能燒起一團火使趙軍無法前進。
趙軍一時竟無法攻上來。
缺點就是,抱著這樣的火球往下投自身也難免會燒傷。
雖然最初點燃時只是小火。
剺一邊包扎著手上的燒傷一邊對沈兵說道:
“火石彈僅剩十余個,我等只怕也守不了多久。”
“此處地勢雖是險要,卻是絕路。”
“待火石彈用盡……”
之后的話就不用多說了。
沒有了火石彈,沈兵這一干人又哪里抵擋得住有如潮水般不斷往上涌的趙軍。
蒼勿自不敢相信:“我等為何不點燃烽火求援?”
循手臂受了一道箭傷,此時靠在墻角虛弱的應了聲:
“此時到處都是趙軍。”
“各部自保尚且不及又哪會有救援?”
蒼一聽就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