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跪坐”禮儀更適用于室內,若是室外且又是平民百姓就不興那一套。
所以這簡易折疊凳對大多時候是在外行軍打仗的部隊來說十分適用。
砲師制上一批后馬上就傳給其它木匠,兵士見了也是動心不已紛紛來討要。
然后當楊端和前來視察部隊時就覺得奇怪。
原本到處亂坐或是蹲著吃飯的兵士,此時卻坐著一個個“麻布架子”上悠然自得。
楊端和不由疑惑的問了聲:“這是何物?”
兵士回答:
“回將軍,此乃工師所制用于休憩之物。”
“工師稱其為凳子。”
“將軍可要試試?”
說著便有兵士端了一把上來。
楊端和“哼”了一聲沒有理會。
秦時像這種兩腳叉開朝向對方的坐法被視為對對方不敬,同時也是野蠻、粗魯的表現。
他楊端和又哪里會跟這些蠻夫一般見識。
若不是沈兵所制,只怕楊端和早就命人把這叫什么“凳子”的玩意統統堆在一起燒個干凈了。
接著楊端和便發現這“凳子”有如雨后春筍般,不知不覺間已到處都是。
回到帥營的楊端和依舊是跪坐在案前,一邊斟著酒一邊不以為然:
“這干粗鄙之人,也難怪一輩子都是山野村夫。”
“基本的禮儀都不懂,便跟那野獸又有何區別?”
“哪像我……”
“穿著如此厚重的盔甲依舊跪坐在此。”
“且不說我這么大歲數一把年紀了,這腿上還有傷。”
“我這容易嗎我?”
……
正想著楊端和忍不住倒抽了一口涼氣。
“哎喲,不好。這腿上的傷又隱隱作痛了!”
“這……”
想了想,楊端和就朝門外喊了聲:“來啊!”
立時便有兩名親衛進帳拱手應聲。
楊端和遲疑了下,就問:
“你等……在門外站久了可會兩腿發麻?”
親衛回答:
“回將軍,屬下職責所在,不敢稍有輕心。”
楊端和皺了皺眉,又問:
“你等若是回營,可有何物使用?”
兩名親衛聽著一臉懵,互相望了一眼,便回答:
“將軍,屬下不知……”
楊端和終歸還是失去了耐心:
“便是那凳子,你等可有凳子?”
“去給老夫拿兩個來。”
“切記,不可讓外人知道!”
親衛齊聲應“諾”,出營時就在奇怪:
不過是拿兩把凳子,將軍為何要繞這么大一個彎?
又為何不可讓外人知道?
難道工師所制的凳子還有什么秘密不成?
然而兩名親衛又哪敢多問,回帳各自拿上自己的凳子。
正要出去,想想又回頭各自找了件褐衣包得嚴嚴實實這才送往帥帳。
楊端和似乎對親衛的做法很是滿意,他點了點頭說道:
“放下便可,你等可以出去了!”
接著又補充了一句:
“莫要讓他人進來。”
親衛應了聲,滿臉疑惑的出帳在外候著。
楊端和朝外看了看,確定安全后才將一把凳子攤在案前,然后往上一坐。
“哎喲……那個酸爽!”
“果然是個好物事。”
“這腿不疼腳也不抽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