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鬼?!
你特么的把這玩意稱作“不難”?
還擔心我學不會?
不就是一個杠桿嗎?
樣子有些像投石機的砲梢,區別就在于多了一根立木使砲梢可以左右轉動。
等等……
沈兵疑惑的問:
“這桔槔……是用來做什么的?”
張格望向沈兵的眼神就像看一個沒見過世面的鄉巴佬,語帶不屑的回答道:
“此處旱情如此嚴重,桔槔又是建在河邊,自然是用于取水。”
沈兵“哦”了一聲。
接著又覺得不對,這么一個杠桿也能取水?
莫不是……
沈兵眨吧眨吧著眼帶著無奈的表情看著他們折騰著。
其間王翦看著沈兵無所事事還催促了下:
“工師可全記下了?”
沈兵回答:
“記下了,記下了。”
張格等人的忙活了一會兒就大功告成了。
果然如沈兵所想,這就是一個能上下左右活動的杠桿。
然后,張格在這一頭綁上個大木桶另一頭綁上個石塊。
許應朝眾人介紹道:
“之所以綁上石塊,是我等發現其兩頭之力可左右相抵。”
“于是取水便有四兩拔千斤之利。”
“尋常需兩人才能抬起的水量,用桔槔一人便可輕松吊起。”
眾人紛紛贊嘆,盡管許多人不懂許應在說什么。
張格則得意洋洋的朝沈兵一揚頭,說道:
“可要看仔細了。”
“稍會莫要驚掉了下巴!”
說著抬起槔梢移動,另一端木桶就轉到河里。
張格操作著槔梢繼續下放,接著一個震蕩的動作一桶水就被緩緩抬起,進而旋轉回岸。
另一頭自有人接應,將那桶水倒進溝渠。
眾人不由齊聲驚呼,接著便紛紛道好。
許應又介紹道:
“此物可由兩人操作。”
“若左、右各一具,便可為一道溝渠供水。”
“其水量雖小,但若分派人手輪番操作。”
“如此日夜不停取水,旱情或可緩解。”
王翦大喜,說道:
“此物甚好,我馬上就命人仿制。”
“內史今趟是立了大功了。”
“王翦代三郡旱地軍民謝過內史。”
王翦擅長官術,自然知道許應要的不是封賞而是百姓評價,于是便投其所好。
果然,那許應被這么一夸就有些飄飄然了,他輕撫胡須面上略帶得意回答:
“誒,大將軍此言差矣。”
“這本是許應份內之事,又何須感謝。”
“只望來年百姓能少些疾苦、少些餓殍,如此老朽也就心安了。”
這邊張格則帶著挑戰似的眼神望向沈兵,問:
“如何?”
“知道這桔槔的用處了吧?”
“可學會了?”
沈兵半張著嘴艱難的點了點頭,回道:
“知道,知道。”
“學會了,學會了!”
這時河里傳來一陣歡呼,胖子屯興奮的大叫:
“師傅,成了,水車成了!”
蒼也大叫:
“師兄,你這法子果然能成。”
“你說的確是真的,它當真能將水自行舀至高處!”
……
沈兵無語:我真不是有意讓你們難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