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戰船相鄰排開,位于中間的戰船就不會被敵人所傷,位于兩側的戰船也只有一面對敵。
于是敵人便只能一艘接著一艘,一層接著一層的將戰船攻破。
但若是沒了陣形分散出擊,就會有許多戰船兩側被敵人夾擊,一片箭雨下來一船的人瞬間就失去戰斗力。
李巖等一干人面臨的就是這狀況。
牽城及小堡上自有楚軍在木制箭樓上放箭,水面又有敵船沖擊,秦軍正舉盾迎戰時,冷不防后方又駛來一艘船照著秦軍后方破綻就是一片箭雨。
不過一柱香時間,秦軍便被打得一片慘叫進退失踞。
此時的項燕卻感覺有些不對。
這勝利似乎來得太過容易,若沈兵這么不經打……便枉費他項燕這段時間擔驚受怕。
正在項燕疑惑時,一名親衛突然奔至項燕面前,驚慌的叫道:
“將軍,南面燃起烽火,張副將求援!”
項燕趕忙快步往南面跑去,穿過一片樹林后一看,果然就見南面一縷烽火裊裊升起……
一想之下項燕就明白了,他氣得大叫:
“要糟,我等又中了沈兵奸計了。”
“秦水軍主力此刻正從南面順流殺來!”
項燕說的沒錯,南面殺出的才是沈兵率領的黑甲軍。
沈兵對楊端和說:
“將軍,要破楚軍陷阱其實并不難,我等便用田忌賽馬之計便可。”
楊端和一愣:
“田忌賽馬?”
“校尉是說以劣馬對良馬?”
“可是我等只有一支水軍……”
話還沒說完楊端和就明白了。
前段時間黑甲軍在練飛造船,多出的車輪戰船足以再裝備兩千余人。
既然有船,那么再派些步兵去操舟豈不就是一匹劣馬了?
然后再以這劣馬投石問路打草驚蛇……
楊端和沒有多想,馬上就朝身邊叫了聲:
“李副將……”
李巖腦門一臉黑線,特么的這一提劣馬就想到我么?
但既是楊端和下的命令,李巖又哪敢說什么,只得點了兩千五百名兵士充當“劣馬”去了。
不過人往往就是這樣,越是被壓抑就越有逆反心理。
甚至李巖還試圖證明沈兵這勞什子的分析全是錯的,就算是對的,他這匹“劣馬”在戰場上也能憑實力大敗楚軍然后凱旋而歸,然后狠狠的將敵首丟到沈兵面前羞辱他一番。
然而想像總是美好的,現實卻如此殘酷。
李巖所部若是步戰或許還有能力反敗為勝,但在水戰中卻是無力回天。
不過李巖所部吃不吃虧都沒什么差,因為這打草驚蛇之計是成功了。
當沈兵率著黑甲軍順流而下時,那埋伏在上游的楚水軍便以為黑甲軍是援軍。
于是沒什么好想的,當然便是殺將出來阻其救援啊。
他們又哪里會想到這支“援軍”才是主力,于是這一腳就狠狠的往鐵板上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