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派些探子去查探,以防楚兵埋伏。”
魏呴不解的問:
“副將,楚軍在東岸動作頻頻,只怕不至于在西岸……”
沈兵想也不想就回答:
“正是這樣才更會進攻西岸。”
“東岸強而西岸弱,楚軍又怎會放過這個機會?”
這是很明顯的,雖說沈兵并不認為東岸強西岸弱,因為這下要是真讓蒙武軍來攻大梁軍,勝負還說不準。
但至少在楚軍眼里大梁軍就只是魏國降兵,最明顯的就是沒盔甲,那不打大梁軍還打誰?
所以,這些日子楚軍越是不找大梁軍麻煩沈兵心下就越是擔心。
魏呴不敢反對,只應了聲然后就去安排探了去偵察了。
結果不到半個時辰,就聽一枝響箭直沖云宵,接著魏呴就匆匆進帳來向沈兵報告道:
“副將,西面密林方向發現敵情。”
“探子沒能回來是以兵力不詳。”
沈兵問了聲:
“你往密林方向派出多少探子?”
魏呴回答:
“正有五什。”
五十人沒有一個回來,而且只來得急射出一枝響箭,由此可知這敵軍的規模并不小。
沈兵沒有遲疑當即下令:
“全軍備戰!”
魏呴應了聲,當即命令吹響了牛角號。
大梁軍兵士在號聲中紛紛出帳拿起裝備擺好了陣勢。
不一會兒,就聽見黑暗中突然響起了“隆隆”的鼓聲,接著就是敵軍整齊的步伐,間或著金屬甲片磕碰的聲音。
來的正是項梁的部隊。
項梁原本打算阻滯一邊放一邊將沈兵的大梁軍與蒙武軍錯開再進攻。
但沈兵卻沒有上當。
于是項梁就等不及了,他心下尋思著:
“若在白天進攻西岸,位于東岸的蒙武軍可以增援。”
“那在夜里設下埋伏總不好增援吧。”
“再不行,就在東岸故布疑陣,讓蒙武也以為自己被攻。”
“等蒙武反應過來……西岸的戰斗只怕已結束了!”
應該說項梁還是有些心思的。
尤其在深手不見五指的夜里很容易讓人摸不清虛實于是不敢輕舉妄動。
此戰項梁幾乎是傾巢出動:
九萬人用于圍殲沈兵的大梁軍。
另五千人在東岸擺出大陣勢欺騙蒙武軍使其不敢輕易增援西岸。
陳城只有五千人駐守。
那九萬楚軍項梁是這樣分配:
前方與后方分別埋伏兩萬,中部埋伏五萬。
這其實就是擺出一個口袋陣將沈兵的大梁軍三面包圍,唯一的退路就是身后的汴河。
項梁以為,只要楚軍出其不意的從側翼朝大梁軍沖擊,大梁軍便會在第一時間崩潰。
然后便是圍追堵截,接著大梁軍便大批的跳進汴河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