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秒王翦就明白了,或許是攻楚方面出了岔子。
也難怪王翦不知道,嬴政擔心昌平君叛秦的消息會引起趙、魏兩國貴族效仿,于是便大力封鎖消息。
當然,這不可能長久封鎖,但能封一時是一時。
王翦因為這段時間沒有參與軍政所以才沒聽說。
嬴政也不多說什么,只揮了揮手,說道:
“上將軍還是回去休養吧,勿要再提告老還鄉之事。”
王翦還能說什么,只得應了聲然后便退了下去。
其實嬴政的心事的確被王翦猜到了。
嬴政正是想著,要是這楊端和與沈兵的組合無法拿下楚國,那只怕又只要起用王翦了,所以此時哪里還肯放王翦走。
要走,也要等攻下楚國之后。
至于剩下的燕國、代國還有齊國……如果其它秦將還不能將它們拿下,那秦國也算是徒有虛名了。
所以王翦這次來請辭真不是好時機,若是早幾日在戰局順利的時候嬴政說不定就一口應下了。
埠城這邊的秦軍卻已開始動手了。
這是在楚軍到達埠城并建好了城寨之后。
對此沈兵與楊端和還有過一番討論。
楊端和有些心急:
“老夫認為我等該乘楚軍未站穩腳跟時反攻。”
“否則一旦等其建起城寨甚至封鎖河道,我等便受制于人。”
楊端和說的有些道理,這其中尤其是河道,如果被封鎖了就會造成很大的麻煩。
但沈兵卻不這么認為。
“此時楚軍警惕性極高,我軍若是一攻,楚軍或許便會發現形勢不對。”
“到時反而無法予其當頭一擊甚至會壞了我等的計劃。”
“屬下以為應在其城寨大部建好之日,到時楚軍便會松一口氣并作長久作戰之想。”
楊端和覺得有理,于是就同意了沈兵的方案等了幾天。
項燕也果然像沈兵想的那樣,這段時間有些心驚膽戰的就怕秦軍突然反撲。
雖然事實告訴他秦軍糧草被燒只有防守一途,但項燕還是覺得哪里不對,但又不明白什么地方出了問題。
這或許是他久經沙場的直覺,覺得秦軍不應該這么容易就被打敗。
直到城寨在防線前立了起來,河道也重新被封鎖,項燕才松了一口氣只道是自己的錯覺。
當然,河道只有埠城一段被封鎖。
楚軍有三十余萬人在埠城,其補給也要源源不斷的沿著河道往埠城運,自然不能將后方河道封鎖斷了自己的補給線。
這天傍晚,項燕像往常一樣巡視完營地,回到帳篷時便身心俱疲,來不及卸下盔甲就躺到了床上。
這段時間項燕為了戰事可謂茶飯不思,甚至有時還親自帶兵上陣。
在精神緊張亢奮的狀態下感覺不到勞累,此時戰局一穩稍稍放松下來,陣陣疲倦和困乏就有若潮水般的涌了過來。
這使項燕剛躺上床便昏昏睡去,甚至還打起了呼嚕。
然而不到一柱香時間,項燕就被一陣鼓聲驚醒,他一骨碌從床上坐起,大聲喝問:
“哪來的鼓聲?”
不久就見項伯匆匆跑了進來,報道:
“上將軍,秦軍來攻了。”
項燕蹭的一下站了起來,下令道:
“勿要驚慌,秦軍不過是阻撓我等構筑工事罷了,準備迎敵!”
也難怪項燕會這么想。
因為很明顯,如果秦軍真有實力反攻的話就該在楚軍城寨未修好時攻而不是等到現在。
但項燕沒想到的是,他面臨的恰恰是秦軍全力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