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又是一個中秋國慶雙節合一,各位書友雙節快樂!
——————————
牛角號響了起來。
此戰最先動手的反倒是楊端和所領的河內兵。
楊端和到沈兵送來的消息先是愣了下,然后就感嘆:
“沈兵真乃天人,楚軍便是處處都讓他算中。”
嘴里說著手里就不再遲疑,當下就一邊披掛一邊命令兵士出戰。
楊端和的河內兵可是在壽春城外準備多時了,攻城器械早就準備妥當,此時楊端和下令后不過盞茶時間,河內兵對壽春城的攻勢就發動。
首先就是麻衣火球。
這玩意毫無疑問的是件攻城神器,尤其是在漆黑的夜里……
正如之前汝陰一戰,夜里實際上并不適合冷兵器攻城,原因是能見度太低進一步加大守城一方的優勢。
然而有麻衣火球就不一樣。
火球一顆顆的拋進城內,有的還拋到城墻上。
且不說是否有點燃城內房舍引起騷亂,只這燃起的火光就能照亮城墻將城頭上的楚軍置于明處,反而是攻城的秦軍在暗處。
要達到這樣的效果麻衣火球自是不能少,于是這火球足足打了一柱香時間,楊端和才擂鼓下令秦軍攻城。
秦軍高喊一聲,抬著攻城梯就沖向了城墻。
這一來就將城內的楚王負芻嚇了一跳,他第一時間就找到張崎慌張的問:
“為何秦軍會在此時攻城?”
“難道我軍突圍一事已被秦軍知曉?”
張崎回答:
“請大王寬心,此事絕無可能。”
“以屬下之見……秦軍或是因為察覺浮橋被斷河水劇減,于是才起疑攻城。”
楚王負芻心下稍安。
張崎這說法也算解釋得通。
畢竟秦軍也不笨,發現浮橋斷了猜也猜得到楚軍會有動作,于是搶先一步攻城以打亂楚軍的計劃也有可能。
但另一面趕到壽春城北的項燕卻沒有這么樂觀。
他老遠就看到城南一團團火球劃破漆黑的夜空直奔壽春,且數量之多讓人望而生畏。
項燕見此不由皺了皺眉頭:
“不好,秦軍或已有準備。”
昌平君不解的問:
“上將軍何出此言?”
“攻城的是南營,其聲勢如此浩大,豈不正說明秦軍主力正在南營而非北營?”
項燕搖了搖頭,回道:
“按常理……若是楊端和發現浮橋被斷,應是第一時間命人搭設浮橋或是增援北營。”
“但秦軍卻沒有增援反而攻城。”
“這便證明他們有恃無恐,其攻城意在牽制壽春使其無法傾盡兵力突圍。”
如果沈兵聽到項燕這話,就會后悔不該那么心急讓楊端和攻城了。
昌平君面色不由一變,說道:
“上將軍之意,是這楊端和……”
項燕很肯定的回答:
“并非楊端和,而是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