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在馬車內掀開簾子往外看了看,卻見兵容整齊盔明甲亮,兵士臉上盡是剛勇和自信,讓人不敢相信其數月前還是一無是處的魏兵。
不久一眾人就下了馬車進了魏呴的校尉帳……扶蘇是臨時改道大梁軍并未準備住處,是以只得將魏呴的帳蓬騰了出來。
扶蘇上位,接著依次是楊端和、許應、沈兵、魏呴、王賁等滿滿坐了一廳。
扶蘇卻也奇怪,他并未像其它人一般坐在案前,而是負手背對著眾人透過窗外望著遠處的水車。
楊端和小心翼翼的行禮道:
“稟公子,那便是沈兵所制的舂米水車,若公子有興趣……”
扶蘇打斷楊端和的話:
“我已去看過這舂米水車。”
“制法確是精妙,卻不是用在正處。”
王賁心直口快,聞言不由疑惑的問了句:
“敢問公子,這舂米水車用于舂米如何不是用在正處?”
扶蘇回過身來打量了王賁一眼,問:
“敢問校尉,我等為何而制這舂米水車?”
此時的王賁已是神武軍校尉……陳端戰死校尉一職便空缺,王賁在汝陰一戰的表現有目共睹,且爵位高于其它人,由他任校尉再合適不過。
王賁回答:
“自是為了舂米。”
扶蘇又問:
“為何而舂米?”
王賁拱手道:
“為屯田。”
扶蘇緊逼了兩步再問:
“為何屯田?”
王賁想也不想就答道:
“為了……”
說到這里王賁就明白了,屯田是為了軍糧、為了發動戰爭。
于是扶蘇就以為這不是用在正處。
果然,扶蘇見王賁遲疑就瞄了沈兵一眼說道:
“若副將是為造福蒼生而制出舂米水車,那么扶蘇便該為天下百姓感謝副將。”
“但副將卻是為數月之后再起兵端而制,其結果便是生靈荼炭民不寥生,這如何能說是用在正處?”
楊端和在一旁插嘴道:
“公子,若副將不制出舂米水車,數月之后只怕免不了有百姓餓死。”
扶蘇回答:
“若我等以仁德發動百姓屯田再將余糧由北賑至楚地,百姓雖不足以裹腹但卻不至餓死。”
“而有了舂米水車后,戰死者又何止是餓死數之百倍?”
這話說的楊端和都無言以對。
因為這要說起戰死的人,那還真是無法估計且可以預想的確會比餓死的人更多。
魏呴則不甘的反問一句:
“敢問公子,即便是我軍不戰,楚軍又豈會善罷甘休?”
“到時我軍不僅糧草不足有餓死之憂,還有楚軍大軍大境……到時如何才能避免傷亡?”
扶蘇則回答:
“是以此戰才不可取。”
“我等出師無名民心不服,非仁義之道。”
“若四方來朝萬眾歸心,又何需擔心楚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