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那兩路其實就是插進敵人的包圍圈。
可想而知接下來會發生什么。
秦軍沒有將太多火力浪費在正面進攻的匈奴兵士身上。
這是因為匈奴兵士通常會帶著一面圓盾,這圓盾是由牛皮制成……匈奴不會冶煉金屬所以青銅盾不多,牛皮質輕方便攜帶更適合騎兵使用。
這些牛皮盾能很好的防住秦軍手中的弩箭。
其實這也是因為弩箭彈道較平直的原因,弩不像弓箭那樣,可以朝天射箭矢自上而下高角度攻擊目標。
弩彈道平直的缺點就是彈道更易估測更易被盾遮擋,正面攻擊帶盾目標很難有殺傷效果。
匈奴也是抓住這點才將主力用于正面強攻。
但很快就他們就發現正面強攻并不是什么好主意,因為秦軍手中有“震天雷”……
只要匈奴人一靠近城寨,頭頂就會“嘩嘩”的拋下來一堆“震天雷”。
這些“震天雷”可不像弩箭一樣那么輕松的估測彈道并且盾牌擋住了。
事實上,就算用盾牌擋住都沒用。
擋住了它就掉在腳下,然后就“轟”的一聲不僅將匈奴兵士炸飛還掀起大片的碎石往下飛射,只打得匈奴兵士一片慘叫。
從中路穿插的那隊匈奴就更是慘不忍睹,他們遭到來自三座城寨秦軍的360度無死角的火力打擊。
弩箭從他們的側翼、后背像蝗蟲一樣飛來,將匈奴兵士一個個射倒。
不過匈奴人也不愿就此服輸,百夫長一聲令下,他們就舉盾圍成一圈互相掩護繼續前進。
他們知道自己很危險。
但同時他們又相信,只有牽制了敵人火力正面的進攻才有可能成功,戰斗才有可能勝利。
但很快他們就發現這想法距離事實太過遙遠……
“嗖”的一聲,一枝鐵弩箭疾射下來。
鐵弩箭是由三弓床弩發射的,本身就得數十斤,而且自上而下射將下來……這又哪里是匈奴手中的皮盾能擋得住的。
只聽一聲慘叫,被射中的匈奴兵士連人帶盾被狠狠釘在地上,口中噴血的他條件反射的抱著插在腹部粗大的鐵弩箭似乎想將其拔出體外。
但很快他就發現另一個更讓其恐怖的東西:鐵弩箭的箭桿上綁著一個巨大的“震天雷”,而且還冒著裊裊青煙……
“轟”的一聲,“震天雷”在匈奴盾陣中炸開,立時就將匈奴炸得一片混亂。
而這僅僅只是開始。
鐵弩箭一枝接著一枝的射了下來,在一聲聲爆炸聲中匈奴盾陣很快崩潰。
這時密集的弩箭又從三個方向往匈奴飛射。
秦軍的戰術很簡單,用三弓床弩加“霹靂火球”破陣,再用強弩大面積殺傷敵有生力量。
匈奴被打得潰不成軍,攻勢只維持了盞茶時間就像潮水般的退了下去。
只留下一堆堆的尸體和來不及帶走的傷者。
傷者發出一聲慘叫和哀嚎,其中還有不少帶著傷勢努力往山下爬……
但秦軍沒有給他們機會,很快就有幾枝弩箭飛射過來結束了他們罪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