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有一千人?”
然后又補充了一句:
“那兩千騎兵也是你的?”
沈兵無奈的回答:
“你以為大將軍指揮的只有三千人?”
往利清不解的問:
“那應該指揮多少人?”
“難不成,還像拓跋氏一樣指揮上萬人?”
沈兵笑著搖了搖頭,然后從馬背上跳了下來。
仞乘著這時在往利清旁小聲說道:
“大將軍指揮的人,有十五個拓跋氏!”
仞說的沒錯,十萬河內兵加萬余北地兵,再加上新征以及服更役的兵,少說也有十五萬。
往利清笑了起來:
“你卻當然是三歲小兒么……”
但看到仞一本正經的神色,笑容就慢慢在她臉上僵住了。
十五個拓跋氏,那是什么概念?
拓跋氏已經是黨項一族里最強大的了,就算之前強大如月氏也只有五萬兵馬。
打敗月氏的匈奴不過兩萬……匈奴進入河西的兵力只有兩萬。
而沈兵居然能指揮十五萬兵馬,而且還是擁有如此強悍戰斗力的兵馬。
難怪沈兵之前說是他們趕走了匈奴,以前往利清只當沈兵是胡說,現在看來這很有可能是真的。
沈兵卻沒注意到往利清臉上的變化,他將目光投往另一側被秦軍捆綁著的一排排俘虜,問:
“你等是如何處置俘虜的?”
往利清艱難的回答道:
“大將軍,我……我也不知道。”
沈兵疑惑的問:
“你難道之前沒俘虜過敵人?”
往利清回答:
“有雖有,卻沒這許多。”
“往常少則俘虜數個,多則俘虜數十個,將其轉為奴隸便可。”
“可如今……”
然后沈兵就明白了。
數個、數十個奴隸還容易控制,但這一下是上千人。
往利清整個部落才不過只有三百余名“勇士”,若將這千余人轉為奴隸……哪天奴隸造起反來,那還不是把他們都一鍋端了?
于是這干俘虜便放了也不是,用也用不了,就成了一個燙手的山芋。
不過這問題第二天就解決了。
第二日正午,秦軍已打掃完戰場并準備將羊群趕回山區放養時,就聽一支響箭在南方沖天而起。
沈兵頗感意外,難道拓跋氏昨晚那一仗的教訓還不夠?
居然還敢派兵來犯?
然后沈兵就知道事實并非如此。
只見兩名神武軍飛奔而來,報道:
“大將軍,我們抓到一支蠻軍,他們稱是拓跋氏的使者,要與大將軍面談!”
沈兵看了往利清一眼,暗道這野人中會說秦語的還不只她一個。
不過也沒什么奇怪的。
如果往利氏這么小的一個部落都會有說秦語的,那拓跋氏就更不用說了。
沈兵沒有多想,說:
“見!帶他們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