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便給沈兵幾天時間向公子稟明原由。”
“但能否說服公子收回成命……沈兵不敢保證!”
烏氏倮趕忙回道:
“這是當然。”
“多謝大將軍,大將軍今日之情草民銘記于心,他日定當重謝!”
“如此,草民便先行告退。”
“草民留下幾名信使,若有消息……大將軍只需讓其轉告我等便了!”
沈兵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望著烏氏倮一行人離去的背影,往利清就小心翼翼的問了聲:
“大將軍……你可是答應了?”
沈兵回答:
“沒答應!”
往利清立時瞪大了眼睛:
“數萬頭牛羊,卻還不答應?”
“何況我等并未損失這許多人馬……”
沈兵笑了笑沒回答。
這往利清又哪里會知道,這些牛羊馬匹根本就不能說是賠償那些所謂的秦軍死傷的,而是用來買命的……買拓跋氏和烏氏倮的命。
拓跋氏的命或許不值錢,但烏氏倮的命又豈是這數萬頭牛羊能買得到的?
所以,這潛力深著呢!
這也是沈兵有意拖延沒有當場應承下來的原因。
沈兵知道,這種事越是拖延烏氏倮就越是提心吊膽,越是提心吊膽卻越是沉不住氣,一覺不住氣……秦軍能得到的好處就越多。
果然,烏氏倮返回拓跋氏大營時就氣急敗壞的對拓跋溧說道:
“你可知道今趟惹的是誰?”
拓跋溧不由奇道:
“不是北地將軍沈兵嗎?”
“還能惹到誰?”
烏氏倮咬了咬牙,回道:
“你可知皇上派公子扶蘇到沈兵身邊歷練?”
拓跋氏霎時就面如死灰:
“你是說……那晚公子扶蘇也在西套?”
烏氏倮回道:
“若非如此,沈兵又如何做不得主?”
“今趟我等是闖下大禍了!”
拓跋溧急得團團轉,說道:
“這,這該如何是好?”
“不若……我等這便逃了吧!”
烏氏倮一驚,看了看周圍就壓低聲音道:
“你莫不嫌死得慢了?”
“據我所知,秦軍已占了河西走廊一路推到肅州(今酒泉)。”
“亦即我等東、南、西、北四面全是秦軍。”
“你道我等會地循術不成?”
拓跋溧無奈的說道:
“可是如今……”
烏氏倮想了想,就說道:
“稍安勿燥。”
“那沈兵是個聰明人,同時也可算是公子扶蘇的老師。”
“只要能讓沈兵信服,我等便算是過關了……”
拓跋溧又問:
“可我等又如何能讓沈兵信服?”
烏氏倮回答:
“那便要讓沈兵相信,留下我等有益無害!”
“否則,你我只怕都要小命不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