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沈兵就明白了。
月氏長年與秦軍相鄰甚至還與秦軍有過戰事,所以月氏王很清楚秦軍的優劣。
之前月氏王以為對手是匈奴是騎軍,于是不敢輕占肅州。
但現在,月氏王知道對手是以步兵為主的秦軍,同時月氏王又知道河西走廊千余里都沒有農田無法補給,再加上又與匈奴結盟……此時不占肅州更待何時?
沈兵想的沒錯,月氏正是做這個打算。
匈奴使節離開后,月氏王還有些心驚膽顫的對大將丘就卻說道:
“據聞秦國已統一了中原,此時國力正盛。”
“如今我等卻殺了秦國使節與之交惡,秦軍必定派兵來攻,我等該如何是好?”
丘就卻胸有成竹的回答:
“大王勿需過于擔心。”
“要知秦人以屯田為生,此處距秦國路途遙遠且千里無田。”
“料想秦人也派不出多少兵更運不了多少糧草到此地。”
“以屬下之見,我等非但勿需擔心……反而可借匈奴之力擴張勢力重回河西。”
月氏王被丘就卻這么一說,也覺得有理,于是就派出小股部隊及探子趕往肅州,只等著秦軍一退他們就再次將肅州納入版圖。
沈兵想明白這其中原因時,懸著的一顆心就放下了一半。
如果月氏王是做著這打算,也就是估計秦軍會因為補給不足而放棄肅州,甚至都已做好接收的準備……那就說明月氏輕敵。
這輕敵的后果,一方面會造成戰略誤判,另一方面則是三危山的防御也不強……既然預估敵人會撤退而非進攻,那防御及工事當然就是做做樣子應付一下。
想到這沈兵就一舉手示意部隊停下。
李巖不解的望向沈兵:
“大將軍何故停止前行?”
沈兵想了想,就說道:
“我等不進肅州了,就地扎營。”
“同時,命令肅州所有將士,準備撤出肅州退守甘州。”
甘州就是現代的甘肅省張掖市,“甘肅”就是取自張掖與酒泉的古稱甘州和肅州。
李巖聞言不由一臉震驚的望向沈兵。
在此之前李巖真是心里發毛。
這一方面是因為敵人兵力比秦軍多太多了,匈奴十萬加月氏七萬,對秦軍三萬五千。
另一方面,則是李巖在此之前一直都是指揮步軍,從沒有指揮騎軍的經驗,但肅州卻有來自西域語言不通且連旗號都看不懂的騎兵……這一旦打起來該如何指揮?
他原還以為沈兵帶著這些援兵來……雖然這些援兵不多,只有三千人。
但沈兵的本領李巖卻是知道的,沈兵一向都能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所以就算肅州全部兵力還不到四萬,李巖相信沈兵也能穩住局面。
然而,沈兵居然兵還未到肅州,一聽說月氏已兵臨城下就下令撤軍,這……
沈兵見李巖愣著半天也不動,就催了聲:
“我自有主張,李巖將軍這就去安排吧!”
李巖應了聲,這才滿臉狐疑的下去了。
等李巖走后,王賁就湊上來壓低聲音對沈兵說道:
“大將軍妙計,今趟月氏有難了!”
沈兵心下了然。
只王賁這一句話,就知道他要比李巖高明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