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顯然不太現實。
因為一支軍隊用于攻城的木材可不在少數,此去千余里,不說秦軍還要攜帶食物、箭矢、水,只這木材的體積和重量就很難在沙漠上運輸。
且在途中必定會遭到匈奴的騷擾和進攻。
另外還有個問題,就是在這茫茫沙漠中到哪去找投石機用的石頭制作石彈!
總不可能連石彈也一起運去吧!
其實更可怕的還不只這些……
沈兵又補了句:
“何況,匈奴手中還有‘霹靂火球’。”
“我相信匈奴必定會將‘霹靂火球’用于守城!”
這是當然的。
匈奴此時在中原邊境大批購買制作“霹靂火球”的原料用于生產,此時數量想必已有不少。
其實這些原料可以說是沈兵賣給匈奴的。
然而,沈兵雖然能控制也就是說緊急切斷其來源,但在這場仗中卻沒有切斷的必要。
因為匈奴不需要多少“霹靂火球”,便可以將城下的秦軍炸得七零八落。
王賁當然知道“霹靂火球”的威力,于是當下就急了:
“大將軍,這……這該如何是好?”
“這姑師和樓蘭兩城不下,我等便只能守在沙州。”
“雖說沙州水草富足,但我等卻在此地坐視匈奴吞食西域而無能為力……”
一直在旁沒說話的李巖插了句嘴:
“大將軍,若是無法進攻姑師、樓蘭兩城,我等可否進攻匈奴主力?”
“若匈奴分兵駐守西域,主力則必定兵力不足。”
“而我軍有五萬余,再加上月氏五萬,已足以與匈奴一戰了!”
沈兵微微搖頭。
若只是從兵力對比來說的確如此。
秦軍有四萬步兵萬余騎軍,加上月氏騎軍就是十萬。
匈奴總兵力也不過十萬。
往常秦軍只有匈奴半數兵力都能將其擊敗,何況此時兵力對比是一比一!
但沈兵卻知道,戰爭這東西不是看兵力對比就可以的。
秦軍的主力其實還是那近三萬余步兵再加神武軍。
除此之外蒲類軍算是實力不俗,但最近擴編太快由五千人迅速增長到萬余,此時還沒完成訓練磨合,更不會看旗號行軍作戰。
至于那五萬月氏軍……
只要貴族勢力一天沒有被連根拔起,兵士一天沒有擺脫奴隸的身份擁有憑軍功晉爵的權力,沈兵就不敢對他們抱有希望。
反觀匈奴騎兵,卻是身經百戰的虎狼之師。
且若是進攻其主力的話,就意味著很可能會被他們帶到草原深處……
到時步騎混編的秦軍如何作戰?
是騎兵等步兵還是兩者分開?
所以沈兵認為進攻匈奴是遲早的事,但不是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