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射實心彈的火炮就是攻城最有用,它對墻體的破壞力是其它裝備無法比擬的。
這么一來,秦軍在西域就可以說攻無不克,也就是想破哪城就破哪城。
更要命的還是,一旦秦軍攻下一座城便控制了該處的水源,然后在城頭架起火炮……這座城很快便是固若金湯。
所以西域的城池似乎就是為秦軍量身訂做的,讓秦軍可攻可守。
龜茲王是個聰明人,他當然知道這一點。
這也是火炮對龜茲王很有吸引力的原因之一。
擁有火炮之后,雖說依舊不能與秦軍對抗……當然無法與秦軍對抗,其火炮與炮彈都是由秦軍提供。
確切的說,火炮及實心彈龜茲在某種程度上有能力制作。
龜茲作為西域第一大國有冶煉青銅的能力,甚至還在天山一帶擁有許多礦藏。
龜茲雖沒有新鐵技術卻可以用青銅取代,質量雖比不上鐵芯銅炮但至少有。
問題就在于藥包及開花彈,這些無法制作的東西在戰時就是用一個少一個,不需多久就彈盡糧絕火炮也成一堆廢鐵了。
龜茲王迫切需要火炮的原因:
一方面是像沈兵之前所說的,若龜茲擁有火炮就可以震攝國內貴族并以此為基礎推進國內改革將貴族手中的權力集中到龜茲王手中。
另一方面,若龜茲擁有火炮而別國沒有,那妥妥的就是西域第一強國了。
有朝一日若是秦軍勢力在西域消退,那么龜茲豈不就可以憑著這些火炮一統西域?
在諸多好處面前,龜茲王又豈會輕易與秦軍翻臉?
考慮到這些,沈兵心下稍定,只以為是自己想太多了。
但事實證明沈兵并沒有想太多。
就在沈兵無聊的自斟自飲時,一名侍女端著一盤葡萄遞到沈兵案前,然后用變了音的中原話低聲說道:
“快走!”
“匈奴使節!”
雖然這話前文不搭后語,且侍女沒再說什么轉身就離開了,但沈兵馬上就明白這是怎么回事。
這侍女定是無憂公主派來警告沈兵的。
問題不是出在“拒親”上,而是匈奴又插手到秦國與龜茲之間甚至還派了使節到龜茲。
不過也可以說是“拒親”的原因。
因為若秦國大將軍沒有“拒親”的話,龜茲王或許會直接趕走匈奴使節,而不是在兩者間猶豫。
沈兵猜的沒錯,龜茲王叫走無憂公主為的就是這事。
從龜茲王的角度考慮,若是能與秦軍聯姻,那彼此間的信任就更上一層樓。
如今秦軍卻拒絕聯姻……那是不是說秦軍就是打算過河拆橋?
本書由公眾號整理制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當然,這種推論是站不住腳的。
因為秦軍即便打算過河拆橋利用龜茲,也一樣可以接受聯姻。
但龜茲王盛怒之下哪里還會去想這些。
正好此時匈奴使節正好趕到龜茲,于是龜茲王就沒多想,讓兵士將他們迎進了龜茲。
匈奴使節的目的是什么就不用多說了。
那便是讓龜茲與匈奴聯合然后東西夾擊將秦軍趕出西域。
龜茲王一聽,覺得這或許也是一個可行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