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只有將敵對關系編為一部才有可能在訓練時將問題暴露出來并以法制之。”
“若是上了戰場才顯露,只怕已是遲了。”
沈兵聞言不由連連點頭,暗道這王賁果然不愧是法家出身的,練兵還有幾手。
然后情況果然就像王賁所想的那樣,將敵對關系的部隊編在一起后就起了沖突。
起沖突的兩國是婼羌和于零。
這兩國接壤,兵力都不多,前者三百人后者一百人。
之所以有矛盾是因為婼羌比于零強大……婼羌這個國家有些奇怪,它一不放牧二不耕種,因國內有銅、錫、鐵礦,所以專以冶煉金屬煅打兵器為生,賣出兵器然后從別國購進糧食。
因為其擁有更先進的兵器,所以一直欺負鄰近較為弱小于零總想將其吞并。
兩國之間發生過幾次戰爭,卻因之前所言的沙漠綠洲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而存在補給問題而未能得逞。
此時兩國兵士在姑師相匯,婼羌就以為機會來了。
以往攻城時于零總是堅守不出使婼羌兵無功而返,此次兩軍卻是面對面,且于零這一百兵就是其全國一半兵力了……婼羌全國500兵,于零全國200兵。
于是婼羌就尋思著:
此時如果能借此機會滅了于零這一百兵,往后再要滅于零豈不是手到擒來?
于是尋了個借口就在夜里對于零發起攻勢。
不想攻勢才剛起就被王賁逮了個正著……王賁將這些敵對國家放在一起又哪里會不派人暗中盯著?
于是第二天一早,婼羌兵三百余人就被秦軍五花大綁的捆到隊伍前。
王賁當眾宣布:
“秦律嚴禁私斗,違令者斬!”
“希望眾將士以此為戒不再違犯!”
這時就連無憂公主都感到不可思議,她對沈兵說道:
“大將軍,我等西域各國平時爭來斗去實屬平常。”
“若是殺了婼羌兵士三百余數,只怕婼羌會因此不服!”
沈兵回答道: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西域各國或許可以爭來斗去,但在聯軍中在秦軍指揮之下便當嚴守秦律!”
“何況,若此次不治罪,西域便無法成軍!”
于是一聲令下,三百名婼羌兵士的腦袋就齊唰唰的被砍落,校場前一片血跡,其頭顱還掛在校場一側示眾三日。
這時西域各國才知秦軍治軍的嚴謹,也知道服從命令的重要,于是就都不敢亂來了。
所以法家這一套對西域騎軍還是很有效的,這些騎軍無拘無束的放縱慣了,且一個國家無過就是三、五百兵,低頭不見抬頭見,大家都是熟人。
那什么規矩、制度全都沒有,有事就是大家商量下就做下決定。
這時被秦軍這么一管,精神面貌就不一樣了,戰斗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那婼羌也的確像無憂公主說的一般,心下不服。
換誰也不服,因為這一斬就是把全國五分之三的兵給斬掉了。
婼羌王原本還指望著這些兵能帶點好處回去。
于是婼羌王便將狀告到龜茲王那去,希望他做主,并試圖鼓動其它國家撤回軍隊……
然而,這就是作死。
沒幾天,沈兵就派出一支包括于零軍在內的萬人隊包圍了婼羌。
沈兵權當這是在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