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兵回答:
“之前一路緊趕是因為擔心匈奴走遠了尋他不到。”
“如今既已尋到而我等速度又快于匈奴,還怕他跑了不成?”
無憂公主不由“哦”了一聲。
沈兵這話說的是,草原一片開闊雖說目視距離很遠,但也是四通八達要找尋敵軍甚至友軍都不容易。
尋到之后那便是誰速度快誰占優了。
而秦騎又是速度快的一方,當然不需要著急。
何況蒲類軍已連續奔襲好幾天,有時夜里都沒休息,此時馬上就加入大戰顯然不太合適。
無憂公主只是擅長與各國貿易卻并不長于帶兵……其實無憂公主也是有帶兵經驗的,但西域帶兵往往是直來直去有敵就打打不過就逃,不會講究什么計策兵法。
在此之前無憂公主以為那什么兵法、計謀,都是中原多山多河地區的事,像沙漠、草原之類四通八達的地形,哪有什么兵法可講。
如今只跟著沈兵沒幾天,就感覺獲益良多。
這使無憂公主望向沈兵的眼神都帶著敬佩,她此前只道沈兵是一謀略型的將軍,此時才知道他帶兵作戰也非同一般。
同時無憂公主心下暗驚:
“父王卻還不知道這沈兵本事,卻一心想從秦軍與匈奴兩虎相爭中謀利。”
“若是繼續抱有此心,有朝一日與秦軍對陣……”
“只怕父王萬萬不是這沈兵敵手。”
這一想無憂公主倒是開心起來。
因為若沈兵與龜茲王兩人實力相當的話,無憂公主要取舍還有些為難。
但現在知道龜茲王遠不如沈兵……
那就沒什么可猶豫了,只需說服龜茲王讓他明白處在什么境地就行了。
這卻要比之前簡單得多。
沈兵見無憂公主臉上冷不丁露出笑意……事實上是眼神,薄紗蒙臉的無憂公主很少以真面目示人,沈兵救她時有幸見著那是例外。
沈兵好奇的問了聲:
“公主在匈奴大軍面前依舊談笑自若,饒是膽識過人!”
無憂公主面色一紅,笑道:
“我這又哪里是膽識過人?”
“不過知道速度快于匈奴,打不過也能跑罷了!”
無憂公主這用于掩飾的話卻無意間說也速度快的另一個好處……打不過也可以逃。
這卻不是“膽小懦弱”,而是在戰略層面上的一個優勢。
因為這樣一來對于秦騎來說心理壓力就小得多……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逃,無論如何都不會有過多的傷亡。
反之,匈奴騎軍卻只許勝不許敗。
原因是匈奴沒有速度優勢,勝了還好,若是敗了成為潰軍……匈奴日行100里,而秦騎卻可日行150里,這又如何能逃得掉?
于是匈奴的心理壓力就會成級數增加。
這心理壓力雖是看不見摸不著,卻往往可以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